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日本人学汉语时发生的词汇偏误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词义误解而形成的,二是对词汇结构不理解而造成的。第二类编误的原因是中日两种语言存在着同形同义的词而使用方法不同,以致造成了负迁移。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与剖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由于汉英代词系统的差异,中国学生的英语代词使用有独特倾向性。实验表明,不同层次学习者在代词使用策略和偏误类型方面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理解学习者的阶段习得特征有助于探索高效的代词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对母语为声调语言和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偏误分析,并且从异同两方面对不同背景的留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偏误进行简单地对比,进而能够对不同背景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的过程中产生偏误的主要类型进行归纳和分析成因,最后针对上文的异同比较以及针对不同背景的留学生学习声调的偏误类型和成因的分析归纳,进而简单探讨了一些纠正偏误的一些简单而且有效的方法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够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得到运用,也能够切实帮助解决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学习困难,从而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最终实现用汉语进行完整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关于“作”和“做”的混用偏误进行统计与分析,依据二语习得理论,归纳出了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作”和“做”出现的偏误类型,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对二者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浅谈“什么的”列举式的用法,与“之类的”“等等”“等”进行对比,归纳出“什么的”用法的特别之处,并结合汉语母语者的语料,与留学生言语来谈“什么的”偏误出现的规律,尝试阐述对外汉语教学中此类结构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量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声调是区别意义的相对音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面对目前云南省越南学生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以越南学生汉语声调为研究对象,采用录音与听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测试的基础上对该国留学生汉语声调的习得偏误做一些量化分析及解释,并提出了教学方面的对策,以便对越南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及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被"字句习得偏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字句是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偏误较多的句式,而造成维吾尔族学生“被”字句偏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维吾尔族学生不了解或者没有掌握好“被”字句的用法及特点。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被”字句偏误的分析,加深对汉语“被”字句特点的认识,以期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以外国学生在运用程度副词"非常"时所出现的病句为例,归纳出五种常见的偏误类型并分析、论证了其偏误成因即"非常"对动词、形容词的兼容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与程度副词的共现及偏误成因;"非常"与否定副词的连用及连用后对形容词、动词的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对"比"字句的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的静态程度定性与动态性的不相容及偏误成因.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普通话时其中一大难点就是声调读不准,这在口语交流时有时候会造成不小的麻烦。本文会通过介绍普通话声调的演变和音调在实际中外学生交流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来阐明学习声调的重要性和如何学习声调,希望可以启示留学生在学习中文时不要忽略声调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学习好声调对于口语交流是绝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依据声调理论,研究采用语音测试法,对25名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声调习得偏误从调型偏误、调域偏误和调长偏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型偏误是声调偏误的主要类型;母语背景和性别特征都是影响留学生声调习得的重要因素;四声起点音和尾音的音高误差是导致调域偏误和调型偏误的重要因素。汉语声调教学的“阳阴去上连读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在连读中定好四声起点与尾音的位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