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节禽类繁殖机能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和因病毒性肝炎死亡鸭肝脏组织液制备油剂灭活疫苗,对高产蛋鸡进行多次强化免疫,收集所产的高免鸡蛋,试制抗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液,用于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效果良好,卵黄抗体液,用于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效果良好,也能避免应用同源卵黄抗体液可能带来的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3.
用商品益生素和自制益生素分别灌服1日龄雏鸡,灌服益生素后1、4、7、10、18d测定胸腺、脾脏、法氏囊的器官指数动态变化,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的IgA、IgM、IgG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服用商品益生素的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在第7天高于未服用益生素的对照雏鸡,上述4种体液的IgA、IgM、IgG相对含量在服用益生素后7~10d高于未服用益生素的对照雏鸡,服用自制益生素的雏鸡上述4种体液的IgA、IgM、IgG相对含量在服用益生素后4~7d高于未服用益生素的对照雏鸡。表明益生素对雏鸡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影响,能够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雏鸡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体液的免疫球蛋白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首次从鸡新城疫疫苗接种的鸡胚脾细胞中扩增出的鸡IL 18 全基因,构建IL 18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IL18),并观察其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同时接种pcDNA3 IL18 质粒和活疫苗的免疫鸡在接种后35 d内,特别是15 d之后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和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高于单纯疫苗免疫组及pcDNA3 空白质粒和疫苗联合免疫组。其中,HI抗体效价在15 d 时差异显著(P<0 05),在30 和35 d时差异极显著(P<0 01);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15 d后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 05〉或极显著(P<0 01);而单纯疫苗组与空白质粒和疫苗联合免疫组之间的各测定指标则无明显的差异(P>0 05)。在35 d时进行攻毒, pcDNA3 IL18和疫苗联合免疫组的保护率为83.3%,而单纯疫苗免疫组、空白质粒和疫苗联合免疫组鸡的保护率则分别只有61.5%和66.7%。说明该pcDNA3 IL18真核表达质粒在鸡体内得到了表达,表达产物不仅能够显著增强新城疫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疫苗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5.
《吉林蔬菜》2011,(6):3-3
近年来,癌症致死已屡见不鲜,以致人人"谈癌色变"。研究发现,癌细胞是在酸性体液中形成的,100%的癌症患者是酸性体质。酸性体质即人体体液的酸碱度(pH值)小于7。医学家称,健康人的体液应该呈弱碱性,pH  相似文献   
6.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纤毛虫病的病理变化。发现在患病鱼皮肤及鳍表皮下结缔组织及溃烂处、肛门周围组织、肌纤维间、鳃丝内、脑、脊髓、眼球壁及眼球腔内、肝脏、胰腺腺管间、肾脏、脾脏被膜、胃壁、肠壁血管、膀胱壁、性腺周围及性腺内、内脏各器官间结缔组织,以及血液、脑脊液、腹水、胃液及肠液等体液内均存在纤毛虫。主要病理变化出现在有大量纤毛虫寄生的部位,特别是皮肤、鳍、肛门周围、鳃、脑、脊髓、眼球、肝脏、胃壁等处,最终症状为组织淤血、出血,细胞坏死、崩解,大量淋巴细胞增生。但当上述组织中纤毛虫数量较少时,其病理变化并不明显。本研究表明,纤毛虫入侵大菱鲆没有明显的组织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液透析的ESRD3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ESRD30例患者血液透析2428例次,发生低血压206例次,发生率为8.5%;发生低血压的最重要原因是体液超滤过多过快(占63.6%),其次为心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应避免体液超滤过多,设定合理的干体重,积极监控和预防血液透析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其他引起低血压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犬脱水是指因水和钠盐的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体液减少,造成体液容量的不足.临床上犬脱水的情况非常多见,约占就诊病例的40%左右.因此了解脱水发生的原因、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对提高患犬的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姚秉懿 《养猪》2004,(2):25-25
猪咬尾行为乃是猪的“反不适应综合征”,即所有会引起猪感觉不舒适的应激因素都会导致猪群发生咬尾行为。如秋冬、冬春季节交替,猪群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环境单调,槽位不足,空气污浊,昼夜温差过大,光照过强,噪音刺激,寄生虫类侵害等,使猪烦躁不安;饲料中的甜味剂和香味剂过量,劣质酒精糟蛋白粉的糖醛味过浓,油类变  相似文献   
10.
海洋贝类体液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明  侯敢  黄迪南  李江滨 《水产科学》2006,25(8):428-430
近几年,随着人们将海洋贝类作为食物的兴趣日益浓厚,科学家们对贝类及其防御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它们在生态、社会、经济、营养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的致病微生物的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双壳贝类由于其滤食习性,使它们体内蓄积了大量细菌,成为人类致病菌的积极携带者。因此,研究贝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护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