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7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48篇
  16篇
综合类   102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59篇
畜牧兽医   3801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骨质疏松症、产后麻痹,俗称“奶瘫”、“风瘫”,是散养和集约化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各个胎次、不同年龄、品种的生产母猪均可发病,多发于产后2~5d,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母猪生产力和仔猪成活率.因此,做好本病的防控工作对确保养殖户的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莒南县某奶牛场 ,1头经产奶牛 ,日产奶量达40kg。产后 30d时 ,突然卧地不起 ,强行驱赶 ,有企图站立动作 ,两前肢能伸直站立 ,但两后肢却不能抬起后躯 ,呈犬坐式。奶牛精神、食欲尚好 ,针刺四肢及躯干皮肤均有感觉 ,但反应强度减弱。病初疑为产后低血钙症 ,经治疗无效后 ,采颈静脉血作血钙、血磷含量测定。血钙含量 :1 0 2mg/ 1 0 0ml(正常含量为 8 6~ 1 1mg/ 1 0 0ml)。血磷含量为 :1mg/ 1 0 0ml(正常含量为 4~ 5mg/ 1 0 0ml)。随确诊为严重急性低血磷症。治疗 :( 1 ) 1 0 %磷酸二氢钠注射液 40 0ml,静脉注射 ;( 2 …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瘫痪是兽医临床上遇到的常见普通病.近几年我国奶牛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奶牛产后瘫痪病也时有发生.笔者用中西兽医相结合疗法,对11例瘫痪病畜,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宋心仿  高敦 《中国蜂业》2005,56(5):30-31
发展养蜂生产,提高蜂产品质量,是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一致要求,在全社会提倡明礼诚信之时,养蜂人更需要不断做好蜂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蜂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同时,养蜂人也是普通的消费者,也需要消费其他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出现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的问题,也需要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1獭兔瘫痪症主要类型及临床症状 钙磷缺乏引起的瘫痪:獭兔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少或废绝,腹部膨胀,精神萎顿,蹲于兔舍一隅。特别是繁殖母兔,在分娩初期,由于乳汁中排出的钙量增加,造成血钙降低而引起四肢麻痹,严重的导致瘫痪,最后衰竭而死。有的母兔表现出明显的晶状体混浊,看上去似“白眼”。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统计表明,发情母牛中90%表现站立发情。发情鉴定应以观察为主,为确定输精的适宜时间,必要时结合直肠检查和阴道检查。发情观察要坚持早、中、晚3次,以早晚观察为主,其次是傍晚观察。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做好以下纪录:发情间隔时间、发情持续时间、性欲表现程度、阴道排出黏液的量及状态等。  相似文献   
7.
8.
家畜后躯瘫痪症是兽医临床常见的多发病,若不及时治疗,常愈 后不良。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维生素B1、祖司麻、安乃近混合液注射家 畜百会穴,治疗家畜后躯瘫痪症316例,均获痊愈。  相似文献   
9.
<正> 了解和掌握母马产后第1次排卵时间及其演变特点,对于缩短马匹繁殖周期,提高马匹繁殖率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从事马匹人工授精工作期间,对母马产后第1次排卵的发生时间及其与有关各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观察,现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以3岁以上适龄配种母马繁殖基本群为观察对象,对其出生年月、烙印编号、生产时间严格进行详细登记、建档设卡; 母马分娩后第3天进行直检,以触摸其卵巢,掌据其变化情况,后每隔1~2天定期预约,直至卵泡排卵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