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0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56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7,(7):35-36
近几年,通过对陇西县中蜂养殖现状的调研分析,总结出了中蜂养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根据本县实际提出了中蜂养殖的对策建议,建立完善政策体系,改变农民观念,科学养殖,中蜂养殖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推动中蜂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养殖户收益。  相似文献   
2.
黄氏父子在文中说,蜂家富豪万事兴是养中蜂的一条基本原则[1]。笔者认为这一原则是适于很多养蜂人的,否则,蜂就养不好,就会守着“甜蜜事业”而不甜。“要让蜜蜂认为它的家是百万富豪”,有多少养蜂人做到了这一点?只索取,不付出,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有付出,才有回报,这是真理。蜜蜂的“家”富了,它们采集、泌浆就十分勤奋,这一点我们定地养蜂的蜂友是有亲身体会的。“富而群强”,这一点养蜂人可能都明白,但实际工作中却不“守信”。笔者从2群蜂起步,连续6年定地饲养,现在发展到120群,正是遵循了“富而群强”这一原则,才逐年得到了一定的回报…  相似文献   
3.
长期生活在岩洞、树洞或土穴里的中蜂,由于受到穴内狭小容积的限制,使蜂群的增长受阻。中蜂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和增加蜂群数量的需要,形成了中蜂分蜂性较强的特性,因此中蜂容易发生自然分蜂,难以培育大群。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分群不分箱”的办法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前几年中蜂受到流行疾病的侵害,蜂群仍能保持稳定的群数和群势。笔者曾在本地区的养蜂培训班上介绍过此法,学员们在实践中均反映良好。具体做法是:1)在制作中蜂箱时各向均开一个备用的巢门,按计划分蜂的群数在一个星期前开启需要的巢门让蜜蜂习惯出入。2)按计划分成若干群,用纸板或木板隔严,每群最好保持2框蜂,24h后诱入成熟王台,已有“分蜂热”的群可立即诱入王台。为了操作方便王台最好加用保护器,在换王群中不需除去老王,只将她剪去一翅即可。3)为了使蜂王更好地识别自己巢门而不致错投…  相似文献   
5.
中蜂过箱或收捕野生洞穴蜂时 ,均要遇到割脾上框的问题。按过去的传统方法多采用薄竹片、图钉等将割下的虫卵脾固定在巢框的上梁处 ,待工蜂用蜡粘好后 ,再提脾拆除。此法虽牢靠但烦琐。笔者进行改革后 ,方法非常简便 ,现将其陈述如下 :a .采用 18号铅丝 ,剪成 4~ 5cm长 ,将一端约 1cm弯曲成 90°角的钩备用 ,需要多少条就做多少条。b .在巢框面板上设定一条中线 (目测亦可 ) ,然后用锥子锥约 4~ 5cm等距离一小洞。c .固定巢脾时 ,将割齐的子脾放在倒卧的巢框上梁顶部 ,然后用小刀沿横向铁丝划一线沟 ,将脾压入铅丝 ,再将巢框倒转…  相似文献   
6.
人们长期对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习性有了认识,而且对其采集专一性也已作过研究。对野外观察中蜂采集及用蜜诱引验证中蜂采集专一性目前尚未报道。鉴于此,笔者在本所蜂场附近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蜂蜜作为绿色营养品需求量逐年增多;而农村以科技为指导和市场作导向,种植结构得到调整,粮林草种类增多,一些有大小年之分的果树年年开花,为养蜂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开避了一条投资省,收益快的致富路。蜂农每年在蜜粉充足期间,培育新王,更换老王,以促进蜂群质量的改善,出勤采集力的增强,群势的扩大等,来作为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的措施之一。通常较大规模饲养产生雄蜂和王台的机会较多,每年可进行两次换王,有的蜂群根据群势和王台的种原还得进行三次换王。为了对中蜂饲养的发展有点助益,笔者把本人和…  相似文献   
8.
饲养中蜂常会遇到需要将 2群蜂合并的问题 ,常规方法有间接合并法和直接合并法 2种 ,但间接合并较麻烦 ,直接合并又要选择适当时机。主要原因是中蜂嗅觉灵敏 ,若操作不慎容易引起 2群蜂互相斗杀 ,造成合并失败。我通过实践 ,找到 1种比较安全、简捷的合并方法 ,现介绍于后 :1 .2群蜂的合并法先将 2箱蜂逐日靠近直至并列 ,将被并群蜂王捉走 ,搬开蜂箱 ,接着把合并群全部蜂连脾带蜂提出 ,将蜂抖于巢门前踏板上 ,然后将巢脾按适当脾距原位放入蜂箱 ,盖上覆布、大盖。抖于箱外的蜂混乱 ,争先恐后地从巢门进入蜂箱 ,这时马上把被并群蜂也全部抖在…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邵阳地区中蜂资源丰富。目前,饲养中蜂已是本地区农村庭院经济开发的一个热门项目。但由于中蜂蜂王的产卵力较低,好分蜂,不易养成大群,因而单产较低,经济效益也相对较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摸索中蜂强群饲养技术,邵阳地区科委拟订了“中蜂同箱多王饲养强群”试验研究课题并下达给我科具体执行。经过3年的试验,基  相似文献   
10.
养蜂实践证明,欲夺高产,必须组织好采蜜蜂群.笔者从总结养蜂经验入手,就意蜂和中蜂组群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