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恩施州魔芋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4,种植品种几乎100%是花魔芋。但花魔芋抗病性较差,不耐热,繁殖系数低。殊芽魔芋是一种独特的魔芋种质资源,试验表明,珠芽魔芋具有耐高温高湿、抗病能力强、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同时,记录了它在恩施的物候反应及病虫害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是我国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特色经济作物,自2015年开始云南省德宏州及西双版纳州珠芽魔芋种植区发生了一种魔芋新病害。典型症状为早期叶片上出现具黄色晕圈圆形斑点,逐渐形成大斑块,最终整个叶片枯死。本研究采用温室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及分子鉴定等方法对珠芽魔芋叶斑病病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各种植区采集的37份叶部病样中分离得到37个生长较一致的真菌分离物;致病性试验证实,均为珠芽魔芋叶斑病病原菌,显微镜下观察该病原菌具有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的形态特征;将其rDNA-ITS、EF-1ɑ和β-tubulin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其序列与A.tenuissima的相似性为99%~100%,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由细极链格孢侵染所引起的珠芽魔芋叶斑病。  相似文献   
3.
珠芽魔芋葡甘聚糖含量高、粘度大,适宜缅甸高温高湿热区环境生长。因品种多样、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降雨充沛、人力成本低、土地廉价等独特优势,日本同行加快了入缅的步伐。本文对中日2国魔芋界在缅甸市场的竞争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湖北主要魔芋产区恩施市开展"3414"肥效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产量的影响,并成功拟合建立了产量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可显著提高魔芋产量,施肥量不足或过量施肥会导致魔芋产量降低;在试验地力土壤条件下,珠芽魔芋最高产量为40 863.4 kg/hm2,此时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95.1、76.5、193.5 kg/hm2;珠芽魔芋最佳经济产量为40 863.0 kg/hm2,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90.1、75.5、189.0 kg/hm2。  相似文献   
5.
种植方式对珠芽魔芋的增重系数和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湖北恩施二高山地区(海拔400~800 m)不同种植方式对珠芽魔芋生长发育、抗病性和产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与玉米套种,珠芽魔芋植株不仅抗病抗倒、无太阳灼伤,而且其增重系数大、产量高,可以作为二高山地区及其他类似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进行栽培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比较魔芋和瓜尔豆生物学特性、现有资源区位优势及魔芋胶和瓜胶产品性状等,魔芋胶在理化指标方面明显优于瓜胶,尤其是粘度及凝胶特性显著好于瓜胶。弥勒魔芋规模种植必将伴随魔芋产量的大幅增加,可提升我国魔芋产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及产业集中度,显著增强魔芋胶的竞争力,逐渐动摇瓜胶在传统产业中的现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2014年在汉中盆地汉江北岸的平川、南部巴山丘陵环境研究了珠芽魔芋在秦巴山区的品种适应性及种芋繁育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秦巴山区珠芽魔芋适宜在平川、丘陵肥水条件好的地块生长,珠芽魔芋整芋、切块繁育种芋均可,其中珠芽整芋的产量高于切块珠芽魔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珠芽魔芋在换头生长中球茎膨大机理和多叶连续生长现象。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设计种植两个品种的珠芽魔芋,从球茎横切面,叶片数量,叶柄的围茎和高度来描述两种生长现象。结果表明:换头生长过程中,新叶从主芽叶原基部位连续产生,随着新芽从珠芽魔芋母球发出,新的球茎同时形成并逐渐膨大,母球提供营养促进萌发后逐渐萎缩,新球茎形成并快速长出新的根系吸收营养。在本试验环境条件下,多叶现象非常普遍,可多达7叶,且后长出的叶片叶柄高度和粗度比先长出的逐渐递增。珠芽魔芋换头后的新球茎能产生丰富的须根系,特有的多叶连续生长延长了魔芋球茎田间生长期,多个叶片增加了植物光合作用叶面积,促进营养积累,为球茎膨大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对珠芽魔芋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红叶  叶辉 《农学学报》2017,7(2):59-62
为探究赤霉素对珠芽魔芋种子萌发的影响,本文以珠芽魔芋种子为材料,将种子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赤霉素溶液进行处理,以便分析赤霉素对珠芽魔芋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萌发期间种子内含物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经50 mg/L赤霉素处理后,萌发率达到最大,由72%提高到98%;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对照组魔芋种子芽长从0.4 cm生长到1.6 cm时,可溶性糖含量从7.633 mg/g增加到9.551 mg/g;可溶性蛋白从9.668 mg/g增加到10.408 mg/g;经50 mg/L赤霉素处理的试验组种子芽长从0.4 cm生长到1.6 cm时,可溶性糖含量从7.798 mg/g增加到10.153 mg/g;可溶性蛋白从9.611 mg/g增加到10.441 mg/g,试验组的增幅较大,表明赤霉素能促进种子内有机物质的分解,从而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魔芋 (Amorphophallus spp.) 是我国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2016~2018年在云南省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珠芽魔芋新病害,症状表现为茎秆或叶片出现水渍状病斑,茎秆软化下垂,根部及球茎腐烂变褐,甚至整株倒伏。根据病害发病症状,并通过菌落形状、致病性测定、Biolog和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在LB培养基上菌落呈近圆形,中央隆起,淡奶油色,质地均匀,表面光滑发亮;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显示,菌体形态呈短杆状,周生鞭毛,两端稍钝圆;基于16S rDNA扩增序列系统进化分析与已报道的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 strain CL1904-3 (MK875007) 相似性达99%以上,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与P. aroidearum菌株亲缘关系最近,Biolog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均将该病原菌鉴定为软腐果胶杆菌 (P. aroidearum)。这是我国首次报道由P. aroidearum引起的珠芽魔芋软腐病害。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该病害的认识,为其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