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花木盆景》2014,(5):39-46
正以"兰香绿城,美丽郑州"为主题的"陈砦花卉杯"第二十四届中国(郑州)兰花博览会于4月1日上午在郑州绿博园开幕。本届兰博会由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河南省林业厅、河南省花卉协会、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花卉苗木协会、郑州市林业局、郑州市园林局、郑州市陈砦花卉市场等单位协办。旨在调动民众"爱花、养花、咏花、画花"意识,实现"以花会友,以花富民"的办会目标。兰博会设置了国兰文化馆、国兰精品馆、洋兰景观馆、兰文化馆等四大主题展馆,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并设置了兰  相似文献   
2.
正为充分展示"兰香绿城美丽郑州"的主题,第二十四届中国兰博会设置了国兰文化馆、国兰精品馆、洋兰景观馆、兰文化馆四大主题展馆和兰与翡翠展示区,展示面积达15000平方米。国兰文化馆国兰文化馆以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三进三出"为主结构,以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精髓为主线,集中展示了兰与人文、兰与生活。中国兰文化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的文化财富。国人爱兰、养兰、赏兰历史悠久。而兰花的品格被历代文人雅士所追崇,并逐步从一种普通花草中脱俗而出,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更升华成了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群众文化的建设,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又离不开各级文化馆的建设。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如何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化馆干部“走进农村”组织、指导群众文化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使所到之处的群众文化活动热闹纷呈,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肯定。为此,笔者就文化馆干部到农村指导文化工作的做法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陈添英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93-193,165
本文在阐述社会审美教育概念和基层文化馆的文化自觉的实现条件的基础上,提出要充分发挥其引导大众生活艺术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精神文明的需要与输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着重探讨了“十五”期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基本特点,他们的教育、培训与业余生活现状和问题,以及他们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提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需要精神文明也为城市输出着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7.
答读者问     
《花木盆景》2006,(8):50-51
单色紫薇老桩能换冠嫁接成多色紫薇桩吗?重庆永川市文化馆魏寿刚来信问:我有一个难得的紫薇老桩,因其花色单调,想把它嫁接换冠成多色的紫薇桩,请问在什么时间、采用什么方法嫁接为好?答:可采用嫁接换冠的方法将单色的紫薇老桩换冠改造成多色的紫薇桩。通常采用春  相似文献   
8.
为落实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工作目标,研究探讨进一步为行业服务、为会员服务的具体措施.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于2018年3月6日在广州陈国璋茶文化馆举行.张黎明专职副会长主持了会议;第三届秘书处秘书长邵巍介绍了今年协会将要开展的十项工作;副秘书长刘以乾(专职)、陈文品、王彦、肖勇晖、谢宝瑜、王艳、黄继平、陈婷、刘权英全体到会.围绕如何为行业服务、为会员办实事,集思广益,广泛反映会员需求,开展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广州现已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四级(市、区、街、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先后投入100多亿元新建、改造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已建成了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全市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建设率达到100%,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达到100%,公共图书馆面积翻了近4倍,人均藏书量翻了一番,博物馆展览数增长5倍,参观人数增长6倍。 目前,全市已经建立起文化站163个、文化室2585个、文化广场1401个,覆盖了所有的街镇和社区(行政村)。依靠这些密集的文化服务“毛细血管”,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从蓝图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我叫屈良运,虽然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但我的骨子里却天生有着一种“不安分”的细胞。受在醴陵市文化馆工作的哥哥的影响,我自小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劳作之余总喜欢一个人哼哼唱唱,哼唱的多数是我们醴陵本土的民歌,尤其对那首《思情鬼歌》情有独钟,但遗憾的是歌词不全。我多么盼望能拥有一本全面记录我们醴陵民歌集成的书啊!我多次到书店寻找都扑空,不想这个愿望却在农家书屋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