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潮州工夫茶     
陈森和 《农业考古》2004,(2):149-153
潮州工夫茶以其独特的茶艺及色、香、味俱佳的特色饮誉海内外,深受广大潮人的欢迎。凡有潮人聚居的地方,不论城乡、男女、老幼,人人都饮工夫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套或几套精美的工夫茶具。茶是每天不可缺少的饮料,也是接待客人的珍贵饮料。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潮州工夫茶 在工夫茶形成的年代(明朝中期至清初),“潮州”是大潮汕地区的代表地和经济、文化、行政中心,所以“潮州工夫茶”中的“潮州”不是指现时行政区域中的潮州,而是指包含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以及丰顺、兴宁、大埔中的一部分和福建诏安的一部分在内的大潮汕地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坦洋工夫红茶的精制与拼配技术,阐明了坦洋工夫精制及拼配过程所需掌握的技术要求与关键因素。希望能为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福安是中国茶叶之乡、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原产地。2006年福安市恢复坦洋工夫品牌建设以来,成绩斐然。然而,近年来,全国红茶发展迅猛,给坦洋工夫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挑战也在加剧。为进一步提升坦洋工夫品牌的影响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坦洋工夫品牌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福建茶叶》2010,(1):53-53
2006年福建省福安籍知名茶人林瑞富先生以“坦洋工夫”命名创建了山西最大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山西坦洋工夫茶城有限公司。从此“坦洋工夫”这一名扬中外的历史名茶在三晋大地安家落户,深入人心。同时也拉开了“坦洋工夫”走向现代品牌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曾以产地分布广、产量高、出口量多、品质优而名列"闽红"之首。坦洋工夫红茶相传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试制成功,迄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产品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相似文献   
7.
《福建茶叶》2009,32(1):55-55
3月底,继去年6月“政和白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后,“政和工夫”又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注册,成为南平市第三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相似文献   
8.
陈成基 《福建茶叶》2009,32(1):30-31
本文着重从坦洋工夫红茶独特品质风格和优美的外形特征,阐述其初制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9.
10.
正福建省是我国重点产茶区,也是茶叶生产的最适宜区。全省宜茶山地面积广阔,自然条件优越,茶叶品种优良,种类繁多,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茶叶作为福建省的传统主导产业,涉茶人口约400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0.8%。福建也是著名的特种茶产区,在全国茶产业占居重要地位,产制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四大茶类及再加工类的花茶,除绿茶外,均是福建首创,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福鼎白茶、坦洋工夫、福州茉莉花茶等名茶名扬海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