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18篇
  免费   927篇
  国内免费   1484篇
林业   3513篇
农学   3093篇
基础科学   1402篇
  1853篇
综合类   27910篇
农作物   2089篇
水产渔业   1762篇
畜牧兽医   11310篇
园艺   7453篇
植物保护   4244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721篇
  2022年   669篇
  2021年   832篇
  2020年   974篇
  2019年   1090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954篇
  2016年   1195篇
  2015年   1402篇
  2014年   2771篇
  2013年   2861篇
  2012年   3690篇
  2011年   4034篇
  2010年   3875篇
  2009年   4052篇
  2008年   5283篇
  2007年   4580篇
  2006年   3295篇
  2005年   3479篇
  2004年   2513篇
  2003年   2318篇
  2002年   1859篇
  2001年   1740篇
  2000年   1246篇
  1999年   983篇
  1998年   966篇
  1997年   918篇
  1996年   810篇
  1995年   774篇
  1994年   716篇
  1993年   639篇
  1992年   593篇
  1991年   628篇
  1990年   478篇
  1989年   431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23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7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碳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过瘤胃脂肪源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牛奶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24头泌乳量和分娩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3组,每组8头牛,第1组饲喂由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苜蓿干草和精补料组成的基础饲粮;第2组和第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和过瘤胃饱和脂肪,添加量均为200 g/d。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第1组相比,添加不同过瘤胃脂肪源对干物质采食量、泌乳量、乳脂率、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第2组和第3组的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第1组(P0.05)。2)试验前期第3组血清中脂肪酸甘油三酯脂肪酶的活性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组(P0.05),后期第3组血清中脂肪酸甘油三酯脂肪酶的活性显著高于第2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血清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前期第2组和第3组血清中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均显著高于第1组(P0.05),后期第2组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3组(P0.05),后期其他血清激素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前期添加过瘤胃脂肪显著降低了血清中β-羟丁酸和非酯化脂肪酸含量(P0.05),试验后期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余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添加不同过瘤胃脂肪源能有效减缓体况的下降(P0.05)。6)试验后期第2组牛奶中的C18∶1n9c、C18∶2n6c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余组显著增加(P0.05),而总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第3组显著下降(P0.05),第3组中的C16∶0和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余组显著增加(P0.05),其余各种脂肪酸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添加过瘤胃脂肪可提高牛奶中乳蛋白率,降低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改善体况,其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还能提高牛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改善乳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鸡皮刺螨是一种吸血性外寄生虫,会引起鸡消瘦、贫血,并导致产蛋下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给科研提供可靠虫源,并对杀螨药物、疫苗以及其他防控手段进行效果评价,国内外学者进行了鸡皮刺螨实验室的人工饲养与繁殖技术研究。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鸡皮刺螨实验室饲养与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将其总结归纳为使用动物饲养繁殖技术与离体饲养繁殖技术两类,同时指出了各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系统对我国生态环境平衡与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林业病虫害频繁发生,每年大面积的森林都会遭遇病虫害,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由此可见,落实林业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工作就成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所有林业工作者,要科学理性分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时将病虫害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基于此,首先对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维护林业生态环境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重庆地区葡萄栽培中主要病虫害的病原及病症、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生产实践参考,为重庆葡萄健康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现代园艺》2019,(23):170-171
林业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水平,保障资源安全显得尤为必要。当前,林业病虫害是影响林业资源的主要危害之一,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尽快予以控制。分析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概述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现状,提出了加强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措施,以促进林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8.
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分析植物遗传,能进一步优化育种工作,确保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当前林木育种工作中,单倍体育种技术非常有效,其优点是能精确控制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缩短整体培育周期的基础上改善林业的整体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单倍体植物的产生途径,以单倍体育种的最常见方法——花药离体培养为依托,探讨林木育种中应用的有效策略,并阐述花药离体培养获取单倍体的方式方法,最终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草地贪夜蛾以其对农作物生产危害严重性深受关注,该文对该类害虫形态特征、生物型、生物学特征等等发生特点简要概述,具体从组织管理、全面监测、综合防控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控措施,以降低此虫害在农业生产中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