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6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林业   1293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38篇
  293篇
综合类   1210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241篇
畜牧兽医   348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9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 Otoliths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timing of annulus formation in Barbus sclateri. Lapillus exhibited opaque and translucent zones whose combination was formed once a year. Opaque zones appeared formed from July and January, and the translucent ones from February to June. We describe a procedure to assess age by using the number of annulii, the condition of the otolith's edge and the capture date. The use of otoliths for age determination in this cyprinid endemic to the Iberian Peninsula provides a useful altern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cale reading. Note  相似文献   
2.
新的信息资源环境下图书馆员角色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信息时代图书馆员角色转变的几个重要因素及特点,揭示了新时代图书馆员应承担的几种重要角色,对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The trade-off between summer water conservation from alfalfa production and the effects on plant growth, agricultural crop value, and grower returns in the low desert area (Imperial, Palo Verde, Parker and Yuma Valleys of California and Arizona) was analysed using an experimental plot in the Palo Verde Valley. The purpose w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evaluating water conservation decisions and policies. Four summer dry-down periods (withdrawing water for a predetermined period) of 0 days (control), 35 days, 70 days, and 105 days were analysed. Our results show that whereas the various dry-down periods would provide water conservation ranging from 254 to 944 million m3, the region would experience agricultural income decline by US $16 to US $73 million. For growers, benefits of dry-down would be effective only if the water price exceeds US $0.045 m−3 in California and US $0.036 m−3 in Arizona. Also dry-down would have possible adverse effects in the following areas including declines in plant stand density, long-term productivity, service industry sales, employment and biological benefits of soil fertility and organic matter that is attributed by the alfalfa plant in which case agriculture's and growers monetary losses could increase.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天山云杉人工幼林树冠结构以及树冠结构与林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生物学原理,在确定有效树冠的法础上,通过决定林木能力的树冠特征对其人林分间伐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思茅松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思茅松林分系统在地球上形成确定的地理分布区域, 其包含幼林、中林、成熟林、过熟林等许多林分,在各地位级上形成“正态分布”, 表达了林分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状态。外界环境是非均匀分布的“能量”和“物质”、即多样性的“立地环境”。因此思茅松的不同地位级、不同密度、不同年龄的许多林分, 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交换的规律都表现为由幼林走向过熟林的多种“坐标序列”, 每一条“坐标序列”产生的净生长量, 都大于耗散掉的死亡量。不同“立地环境”、不同初始密度的林分, 由初始郁闭走向过熟林分的演变过程,都可以用y=A D±B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它揭示出林分系统的“周期行为”; 进入过熟林分以后, 林分结构变为多个“世代”组成的“异龄林分结构”, 而各个“世代”发生的“株数递减/蓄积量递增”过程都不同。“世代更迭”的行为不遵守“时间倍增”规律, 而是更为复杂的自组织行为, 因此称为“非周期行为”。“周期行为”趋向复杂的“非周期行为”是一条演化通路, 表达出思茅松林分系统在时、空中的“物质流”。这种“物质流”必定是与外界环境的“能量流”进行能量、物质交换所产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人工樟子松母树林经营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人工樟子松母树林,要精选母树,进行疏伐,加强修枝、截顶、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管理,促进母树生长和提高结实量.  相似文献   
7.
北京八达岭人工油松林地表枯死可燃物负荷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表枯死可燃物负荷量多少是森林火灾发生的基础。调查八达岭林场不同地形条件下油松林地表枯死可燃物和林分因子,取得42块样地资料;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对各因子与地表枯死可燃物负荷量进行分析,平均树高、坡度和海拔与对应负荷量有显著线性关系;应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逐步回归剔除法,建立了估测模型,除平均胸径外,平均树高、密度、郁闭度、海拔、坡度被引入,经检验回归显著,该估测模型可用于其它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估测。  相似文献   
8.
广南县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杉木人工林立木密度对优势木平均高、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林分平均直径等生长因子的规律,于2003~2005年在广南县14个乡镇,设置20m×30m的杉木人工林样地215块,在实测胸径和树高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整理,并编制了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经检验,其等树高线精度为97.8%,等直径线精度为98.8%。  相似文献   
9.
不同密度巨桉林草复合模式初期土壤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株距为1.5 m,行距分别为3、4、5、6、8 m,相应初植密度为2222、1667、1333、1111、833株/hm25种不同密度的巨桉林中,设置3种巨桉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巨桉+鸭茅(简称模式Ⅰ)、巨桉+高羊茅(模式Ⅱ)、巨桉+牛鞭草(模式Ⅲ)。对该复合模式土壤特征进行了定位研究。初期结果显示:土壤物理性质(容重、非毛管孔隙度与总孔隙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有机质变化3种模式大体一致,表现为5月>11月>8月,水解氮动态变化则表现为8月>5月>11月,而有效P与速效K均表现为5月>8月>11月;方差分析表明,3种模式间土壤各速效养分变化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由于处于林草复合模式初期,不同密度间变化差异尚不太明显。综合土壤养分动态变化与已有相关研究结果,初步认为模式Ⅲ(巨桉+牛鞭草模式)为该地比较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基于不同的林分能引起不同的林火特性规律,针对北京八达岭林场林分状况,统计分析了各林班不同林分类型、林龄、郁闭度、坡度的面积分布百分比,根据不同林班林分特点,提出了合理的营林防火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