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7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林业   836篇
农学   272篇
基础科学   97篇
  179篇
综合类   1745篇
农作物   183篇
水产渔业   214篇
畜牧兽医   212篇
园艺   295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雨洪管理模型(SWMM)在率定过程中参数复杂、过程繁琐等问题。以西宁市某地块为例建立SWMM模型,利用Morris筛选法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并根据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进行人工率定;另外利用BP神经网络对模型进行率定,并结合参数灵敏度对其进行优化。对3种率定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文水力模块参数的相对灵敏度基本一致,其中灵敏度较大的参数为子汇水区面积(Area)、不透水率(Imperv)和不透水区洼地蓄积量(Destore-Imperv),并且不同降雨条件下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存在差异。经过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参数率定方法的模型模拟效果最好,纳什系数最大。结合灵敏度优化BP神经网络的人机联合率定方法一方面能提高BP神经网络率定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又能提高传统人工率定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施肥模式对水稻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调节作用,对提高水稻光能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水稻品种赣929为试验材料,比较长期定位施磷钾肥(PK)、施氮磷钾肥(NPK)、等养分条件下70%氮磷钾肥配合施用30%有机肥(70F+30M)、50%氮磷钾肥配合施用50%有机肥(50F+50M)、30%氮磷钾肥配合施用70%有机肥(30F+70M)条件下水稻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稻旗叶叶绿素含量从齐穗期到成熟期呈下降趋势,且表现为30F+70M50F+50M70F+30MNPKPK。水稻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随水稻生育期的推进呈降低趋势,其中PK处理Fv/Fm值最低,而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Fv/Fm值增加了2.85%~4.18%。叶绿素荧光参数qL、ΦPSII在NPK处理中表现为齐穗期较高, 20 d之后显著降低;在50F+50M、30F+70M处理中表现为齐穗期较低, 20 d以后显著增加;在PK处理、70F+30M处理中一直处于较高水平。NPQ变化趋势与qL基本相反。ETR-PAR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表明, 70F+30M处理ETRmax、?和Ek值在齐穗期和20 d后值均最高。综合看来,等养分条件下配施30%有机肥具有最优的叶绿素荧光指标组合及籽粒产量;而配施超过50%有机肥由于前期热耗散增大使得用于光合作用的光能份额减少,而施用氮磷钾肥处理则由于后期的衰老使得光能利用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的育成,是采用表型选择和基因型选择相结合产生的结果。在初生期、断奶期、育成期和成年期采取表型鉴定、逐步选择淘汰的制度。根据羔羊断奶期性状与育成期性状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对羔羊单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应用同期发情与后裔测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种公羊基因型值用BLUP法进行选择。同时,加强育种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独具特色的三级繁育体系,改善育种羊群的饲养管理条件,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半细毛羊新品种选育的任务,填补了国内粗档半细毛羊品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母树年龄、采穗部位、扦插基质、扦插时间、激素处理对柳杉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树树龄和扦插时间是影响扦插成活的主要因素,扦插基质、采穗部位、激素处理对扦插成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5年生早实核桃辽宁1号为试材,通过研究接穗的采集时间,采集长度,可利用芽率,每根枝条可采接穗数等,得出核桃芽接接穗的高效繁殖技术。5月-6月应在新梢长到30cm-50cm时掐头,5天后,留1个-2个芽剪枝做接穗,在管理好的采穗圃,一年每个枝条可采5根-7根接穗,其中2/3用于夏季芽接,1/3用于秋季闷芽接,这些接穗上的接芽多充实,饱满,一株5年生树一年可采集接穗50根-80根,可利用接芽数为250个-400个。  相似文献   
6.
经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对重瓣白玫瑰引种栽培及繁育技术研究表明:该树种 1997~2000年的平均抗寒指数为 2.7,冻害小于Ⅲ级,枝条冻伤长度小于 50%,能正常开花,可以在此安家落户。同时对其形态特征、主要物候期、繁育技术和抚育管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红千层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红千层离体快繁的若干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叶片在MS + 6-BA 115 mg·L - 1+NAA015 mg·L - 1中的愈伤组织诱导率43% , 并可直接从愈伤组织表面分化出不定芽, 分化率为69.2%; 腋芽启动培养基为MS + 6-BA 1~1.5 mg·L - 1 + NAA 0.5 mg·L - 1 , 萌动率为77%; 继代和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1 mg·L - 1 +NAA 0.25 mg·L - 1 , 平均增殖系数为16.7; 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 /2MS +NAA 0.25 mg·L - 1 , 生根率96.1%; 试管苗生根培养30~35 d移栽, 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简述了目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快速检测与分型技术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根据已发表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核苷酸序列 ,在病毒结构蛋白 VP2编码基因的高变区两端外侧的保守序列内设计合成了 2条寡核苷酸引物 ,对各种不同致病性的 12株参考毒株进行了 RT- PCR检测。结果 :12个参考毒株均能扩增出约 6 79bp的目的片段 ,而对照的 5种鸡源性病原体 NDV、IBV、CAIV、E.coli、PM均未扩增到相应片段 ;对疑似 IBD的 34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 ,并同时在其扩增的片段内设计另 1对引物进行 Nested- PCR检测 ,结果基础 RT- PCR检测到 11份阳性 ,Nested- PCR检测到 2 3份阳性 ,后者的检出率大大提高。结果表明 ,建立的 RT- PCR诊断技术具有特异、快捷、敏感的特点。取限制性内切酶 Sac 和 Ssp 以及设计的 2条 vv IBDV(超强毒株 )特异性引物 ,分别应用 v VP2片段 PCR扩增产物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型特异性引物的 PCR扩增 2种方法 ,对 7个 IBDV分离参考毒株和 2 4个临床样品进行致病性分型。结果 ,确定 2 1株属于 c IBDV(经典毒株 ) ,8株属于 vv IBDV,2株未能确定 ;2种分型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均可用于 IBDV的快速分型 ,型特异性引物的 PCR扩增方法更为简便和快捷  相似文献   
10.
李梅 《粮食储藏》2016,(1):46-48
探索了一种对稻谷中重金属镉的快速、直接的测定方法,以适用稻谷集中收购、存储和流通过程中快速检测的的需要。样品无需前处理,直接磨成粉状即可上机测定。该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原理,样品中的待测元素受激产生特征X射线,并由高性能探测器接收,得到镉元素的信号强度,然后根据信号强度与浓度的比例关系,经过软件处理自动计算样品中镉的含量,20min内完成精确定量。检出限可达到0.034mg/kg,实物标样标准偏差为0.016。此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可广泛应用于稻谷中镉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