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剪叶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为了探讨高产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叶片对产量的贡献。【方法】选用两种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剪叶对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地上干物质积累、茎节重、籽粒结实与粒重的影响。【结果】抽穗期剪叶均导致两种穗型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和籽粒产量降低,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受影响较大;剪叶提高了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增幅较大;剪叶提高了茎秆内贮存物质的转移率,以大穗型品种宿2001转移率增幅较大,表现为茎节干重明显减轻。剪叶后,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茎秆内贮存物质转移率的提高,均不足以弥补剪叶造成的损失,最终表现为结实粒数减少,粒重降低;随被剪叶片数增加、叶位升高,结实粒数和粒重降低更多。【结论】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叶片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存在差异,多穗型品种大于大穗型品种,因此,在小麦抽穗后,多穗型品种叶片对增加籽粒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幼穗小花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兰考矮早八(大穗型)和豫麦49-198(多穗型)2种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大田种植条件下3个施氮量和5个施氮时期(基追肥质量比为5∶5)对2种穗型冬小麦幼穗总小花和完善小花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0和N360处理相比,N180处理的小花发育进程较为平缓。在全生育期施纯氮180kg/hm2条件下,多穗型品种由于幼穗小花发育快、周期短,故延迟追氮有利于完善小花的发育;大穗型品种则由于幼穗小花发育周期较长表现规律不明显。随氮肥施用量增加,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品种均表现施纯氮180 kg/hm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且均以返青后20 d追氮效果最好。在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施纯氮180 kg/hm2,基施氮肥50%,并于返青后20 d追施50%,能够显著增加冬小麦的完善小花数目,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进而获得较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冬小麦高产抗倒栽培及育种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选用3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分析其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结果]结果表明,重穗型品种兰考矮早8茎秆基部节间特征较好,符合抗倒株型的形态指标,但是个体的健壮弥补不了群体的不足,因此产量不高;中间型品种周麦18节间充实度高、机械强度大,因而有一定抗倒能力;多穗型品种豫麦49基部节间特性及其抗倒能力居中,但是群体较大,弥补了个体的不足,因而产量较高。[结论]不同穗型的小麦品种只要群体适宜,都有一定的抗倒伏能力且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衰亡进程中茎蘖碳氮代谢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2种穗型小麦品种茎蘖叶片糖氮代谢差异及与分蘖成穗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兰考矮早八较豫麦49-198具有冬前分蘖比重低、春季分蘖比重高、无效分蘖春季衰亡持续时间长和分蘖成穗率低的特点。兰考矮早八氮素代谢相对较弱,茎蘖叶片氮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明显低于豫麦49-198,不利于大穗型品种春季分蘖幼穗分化顺利进行。兰考矮早八植株碳素代谢相对较强,茎蘖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高于豫麦49-198,有助于大穗型品种春季分蘖生长需要。主茎与分蘖间比较,以上糖氮代谢指标均表现为主茎蘖Ⅰ蘖Ⅱ,且随分蘖时期进行茎蘖间差异逐渐增加,兰考矮早八表现更为明显,主茎优势突出。豫麦49-198分蘖Ⅰ碳氮代谢强度占主茎比例相对较高,该分蘖能够成穗,而兰考矮早八两分蘖和豫麦49-198分蘖Ⅱ碳氮代谢强度占主茎比例相对较低,严重影响其分蘖发育成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高产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叶片对产量的贡献,选用两种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剪叶对剩余叶片光合速率、茎秆干重及籽粒结实与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叶可提高剩余叶片光合速率,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幅较大,但不足以弥补剪叶造成的损失,表现为结实粒数减少、粒重降低;随被剪叶片数的增加和叶位的升高,结实粒数和粒重降低更多.剪叶后大穗型品种宿2001茎秆干重明显减轻.抽穗期剪叶对多穗型品种豫麦49籽粒产量的影响大于大穗型品种宿20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