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5篇
  3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简介草珊瑚林间栽培适宜环境及鲜叶、地上鲜重、叶面积3个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5个种源地草珊瑚进行种植试验,测定其2年生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叶片形态、根系生长、生物量、叶片光合参数和有效成分含量等,并进行差异性分析,以期筛选出在湖南地区生长适应性强、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草珊瑚种源。【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成熟叶片的光合参数,采用HPLC测定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采用热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个草珊瑚种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各草珊瑚种源间株高、地径、叶片形态、根系生长及生物量差异显著,其中广西昭平种源株高为35.53 cm,地径为4.03 mm、叶面积为302.9 9 cm~2、根长为508.80 cm、根表面积为150.43 cm~2,生物量为17.06 g,显著高于其他种源。(2)不同种源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广西昭平种源草珊瑚净光合速率最大、为3.91 μmol/m~(2.)s,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3)不同种源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及浸出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广西昭平种源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较高,分别为3.81、44.08 mg/g,福建三元种源浸出物含量较高、为26.52%。(4)对不同种源在湖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西昭平种源江西九江种源湖南永定种源福建三元种源贵州黔东南种源。【结论】广西昭平和江西九江种源草珊瑚对湖南生长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液分配法对圆滑番荔枝叶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不同萃取组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中20 mg/mL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74.43%,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感染内生真菌的新疆和田一牧场小花棘豆为试验材料,通过建立内生真菌感染(E+)和未感染(E-)的小花棘豆植株,并对其进行氯化钠盐胁迫试验。在室内盆栽的条件下,比较带内生真菌E+与不带内生真菌E-的小花棘豆在相同环境下不同NaCl浓度(0、100、200、300 mmol/L)条件下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指标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感染内生真菌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随盐胁迫浓度升高而升高,但感染内生真菌植株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未感染植株;内生真菌感染的小花棘豆叶内脯氨酸含量在100、200 mmol/L,高于未感染植株;感染植株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均低于非感染处理;但丙二醛的含量一直是感染植株低于未感染植株,且随盐分胁迫浓度增加,感染植株丙二醛含量呈现降低趋势。总体来看,内生真菌感染提高了宿主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咸宁地区三角梅当年扦插育苗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温室越冬保叶、春季带叶扦插、温室管理、室外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光叶石楠Photinia glabra当年生枝的茎段为材料,进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光叶石楠腋芽诱导、增殖、分化、生长及生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S 0.5 mg·L-1BA 1.0 mg·L-1KT 0.1 mg·L-1NAA为腋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腋芽诱导率达93.3%;MS 1.0 mg·L-1BA 0.1 mg·L-1NAA为芽增殖最适培养基.1/2 MS 0.1 mg·L-1IBA和1/2 MS 0.1 mg·L-1NAA为光叶石楠试管苗生根较为合适的培养基,生根率分别为83.3%和93.0%,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表3参5  相似文献   
7.
叶子花是应用较多的盆栽观花和园林绿化植物,在中国南北方都有广泛应用。通过花期调控技术研究,使叶子花能够周年开花,极大地扩展其应用范围,提高商品价值;另外花期调控技术还可以使育种者缩短叶子花育种周期,加快育种进程。在此,综述了叶子花花期技术,叶子花花芽分化进程受环境因子影响,通过光照、温度、水分的调控可达到控制花芽分化的目的;叶子花营养生长可通过栽培管理来调控,从而达到花期调控的目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不仅能调控花期,还能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开花质量。对叶子花花期调控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光照、温度、水分、栽培管理和生长调节剂等几方面的调控阐述叶子花花芽分化和花期调控技术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叶子花花期调控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海南油楠资源概况及其培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楠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可生产生物柴油,在我国其野生资源仅分布于海南岛.文章概述了油楠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资源分布,在种子的选择与处理、育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试验,对其资源培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叶顶英 《北方园艺》2011,(8):164-166
以紫花三角梅和紫红重瓣三角梅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增殖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丛生芽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2.5mg/L)+IBA 0.2mg/L+GA31.0mg/L,增殖系数达7.7以上;侧芽途径丛生芽的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BA 3.0mg/L+IBA 0.1mg/L,增殖系数达4.0以上。考虑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侧芽途径优于愈伤组织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叶顶英 《北方园艺》2011,(15):169-171
以紫花三角梅和紫红重瓣三角梅组培苗为试材,研究其在试管内、外的生根情况.结果表明:试管内生根以1/4 MS+IBA 1.5 mg/L+NAA 0.05 mg/L处理的生根情况最好,生根率为92.53%,平均生根数量11条,平均根长4.75 cm;试管外的生根率为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