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In order to optimise production of the edible flower buds produced by myoga (Zingiber mioga Roscoe)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lant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flower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required. The vegetative growth phase in myoga was characterised by a distinct period of pseudostem development from the planted rhizome piece followed by an extended period of rhizome growth from both the base of pseudostems and the planted rhizome piece. The transition from pseudostem formation to the initiation of rhizome growth occurre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dry weight of the planted rhizome piece ceased to decline. Flower bud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ccurred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beginning soon after the commencement of new rhizome growth and ending prior to foliage senescence. Flower buds were observed at the terminal meristem of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order rhizomes.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stimulated both increased vegetative growth and flower bud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Low flower bud yields recorded under conditions of low temperature were the result of reduced rate of floral initiation and not abortion of flower buds. Increased shading of plants grown under glasshouse conditions resulted in reduced flower bud yield and similarly the response resulted from decreased initiation rather than abortion.  相似文献   
2.
腐霉对姜根茎腐烂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姜根茎腐烂的三种症状类型:青枯型、黄腐型及黄枯型;分别由青枯细菌、腐霉菌及青桔细菌和腐霉苗引起,鉴定出4种致病腐霉:P(?)(?)P.(?)P.(?)和P.(?).通过接种试验,证明腐霉对姜有较强的致病力;与青枯细菌共同为害,病将更严重,故姜的根茎腐烂不完全是细菌青枯病。  相似文献   
3.
赖草根茎分蘖相关基因LRC1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同源基因克隆技术从典型的克隆植物赖草中克隆了其根茎分化相关基因LRC1,通过RACE获得其全长cDNA为1.598kb,开放阅读框(ORF)为1299bp,编码432个氨基酸.同源分析结果显示,赖草LRC1基因属于GRAS转录因子家族,与控制水稻分蘖及烟草侧枝发生的相应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与控制水稻分蘖的MOC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野生蕨类植物体内元素含量状况。[方法]通过采用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井栏边草、贯众、蜈蚣草体内N、P、Ca、Mg、Cu、Mn、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运用SPSS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叶片中N、P、Mg、Zn 4种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而根中Ca、Cu、Mn 3种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在3种蕨类中的大小顺序基本呈现出NPCaMgZnMnCu,且Mn与其他元素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P、Mg、Zn主要存在于蕨类植物的叶中;Ca、Cu、Mn主要存在于蕨类植物的根中;Mn元素对于这3种野生蕨类而言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种群水平分析2种生境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构件的生产力特征,为牧草的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典型生境样地,采用单位面积法进行取样。[结果]无芒雀麦种群在2个生境均为营养分蘖株生物量>生殖分蘖株生物量。分蘖株总生物量和营养分蘖株生物量为生境1>生境2,而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为生境1<生境2。各龄营养分蘖株和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为1龄>2龄>3龄,以1龄分蘖株占绝对优势。2种生境无芒雀麦种群根茎总生物量大体相等,各龄根茎生物量也为1龄>2龄>3龄。[结论]2种生境无芒雀麦种群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芎麻汤及其提取物对利血平所致低5-HT型偏头痛小鼠的作用机制,初步筛选芎麻汤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1 mg/kg)14 d复制偏头痛模型,观察芎麻汤及其提取物对利血平偏头痛小鼠体质量、凝血时间及血浆中5-HT、NO含量的影响。结果芎麻汤、芎麻汤正丁醇提取物组能增加偏头痛小鼠的体质量,调节5-HT的过度降低;芎麻汤、芎麻汤正丁醇提取物、芎麻汤乙酸乙酯提取物组能延长偏头痛小鼠的凝血时间,提高血浆中NO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芎麻汤及其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治疗利血平所致小鼠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芍药根茎芽发育及更新规律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芍药根茎性质及根茎芽发生、发育及成枝规律进行动态观察研究,为揭示芍药营养繁殖特性,提高营养繁殖效率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芍药根茎是芍药的地下短缩茎,节间产生不定根,节上有芽,属于腋芽类型。根茎以根茎芽来实现每年更新生长,最终呈现合轴分枝形态。根茎芽的叶元呈现:鳞片-茎节-侧芽-叶-茎节-腋芽的依次发生模式,从第5枚鳞片原基开始叶元由交互对生向螺旋状着生状态转变,并一直持续到花瓣原基形成。叶片同株异型,叶原基呈向顶式发育,而花原基呈向基式发育。通过越冬状态下的侧芽的发育状态观察,初步确定了根茎的茎节范围,根茎顶部1~2枚根茎芽在第2年春天萌发成茎,其余根茎芽则随根茎的生长发育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越冬状态下,顶芽顶端分生组织进入雌蕊原基分化期,顶部4~5枚腋芽进入花瓣原基分化期,而其余腋芽处于原基初始发生状态而生长停滞,从而形成"一茎多枝"。  相似文献   
8.
人参不同部位无机元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测定黑龙江密山市种植人参的根、须、芦头、叶、叶柄中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发现根、须、芦头、叶、叶柄中均富含Ca、Mg及多种人体必须微量元素,尤其是Mn含量叶中为153μg/g,高出根、须、芦头、叶柄约2-5倍,Zn、Fe叶中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艾蒿无性系种群根茎的年龄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邢福  田迅  杨允菲 《草地学报》2004,12(3):209-213
将艾蒿根茎划分为不同年龄级,按长度和生物量统计其年龄结构,分析各龄根茎数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艾蒿根茎的最大存活年龄为4龄;其根茎长度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生物量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开花期根茎累积长度为6984.8 cm·m-2,根茎生物量为103.7 g·m-2;单位长度根茎的干物质贮存量随着龄级的增加而不断增大;高龄根茎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根茎长度比根茎生物量具有更大的生态可塑性.  相似文献   
10.
合江方竹地下茎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江方竹地下茎的生长特性直接影响到发笋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合江方竹鞭、根在土壤中主要分布于在0~25 cm范围以内,尤以5~10 cm分布量最多;鞭角、1/2鞭长处鞭径、鞭节间长度在不同丛间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竹鞭具有先行一定长度生长,再在该段的上部集中发鞭的规律性.同时,6~9月温度和降雨是竹鞭长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