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玉米新组合绵单一号制种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制种亩产250公斤以上的优化栽培模式918个。制种亩产大于250公斤的优化栽培方案为:4月3日播种,亩栽3600—3800株,底肥:硫酸锌亩施1.46公斤、有机肥(腐熟堆肥)亩施1800公斤、碳铵亩施21.53公斤,过磷酸钙亩施76.25公斤,氯化钾亩施15.25公斤;追肥:苗肥亩施碳铵21.53公斤,秆肥亩施碳铵21.53公斤,攻穗肥亩施碳铵43.06公斤。  相似文献   
2.
玉米群体改良与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了作者新设计的一种育种方法。其要点为:借用Ketata改进了的TTC法,检验群体性状有无上位性;在目标性状无上位性时,按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方法估算参试亲本的配合力效应,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根据统计分析所提供的信息,选择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和杂交组合,制定适宜的群体改良方案。利用这种新方法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1.Suwan—1群体的13个性状中,只有部份性状存在显著的上位性,多数性状均不显著。且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 2.S_(21),S_(29)、S_(30)、S_(37)是入选的自交系,连续自交选择4代之后。测定其配合力表现亦高。 3.合二xS_(21)、合二xS_(37)、合二xS_(40)、331x、S_(57),(合二x331)×S_(29)是入选的高产组合。其中合二xS_(37)参加了品种比较试验,比中单2号(ck)增产10.2%,现累计推广面积达3万余亩。初步证明作者设计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以15个省内外常用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P(P—1)/2双列杂交进行试验,研究了株型性状和产量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各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矮广10、MO17、5005对所测株型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为负值,能显著改善株型;获白、32、3H—2、84、多黄22能改进部分株型性状。产量与单株叶数的一般配合力间呈显著正相关,株型性状的遗传多受基因加性作用支配。  相似文献   
4.
玉米几个数量性状生长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结合植物生长分析和Griffing配合力分析法,从净增量和生长速率两方面研究了玉米株高、单株叶数、单株叶面积、粒重和籽粒密度生长的遗传。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生长均有极显著的遗传差异,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均方与相对重要性、加性和显性效应、平均显性度、广义和狭义遗传力等均随性状生长而显著变化,性状终结表现的遗传状况不能反映多基因系统在生长进程中的真实作用规律。株高和单株叶面积生长过程中主要以SCA起显著作用,单株叶数、粒重和籽粒密度生长过程中GCA和SCA均起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聚丙烯酰胺胶电泳,对9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正交F_1材料,选取二个时期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将酶谱扫描转化为数据资料后,对同工酶及产量分别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同工酶与产量间一般配合力相关为0.72,特殊配合力相关为0.59,同工酶特殊配合力与产量杂种优势相关为0.39,三者均达显著水平。根据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经济产量及配合力实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6.
玉米个体发育进程中控制叶片生长的基因效应差异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玉米各主要生育时期叶片性状的基因效应及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叶片性状(单株出叶数、绿叶面积,出叶速率、叶面积增长速率)所受的基因主导效应是有较大差异的。因此,如果我们沿用以往的研究方法,以终结产物来推源(估算、推论)供试性状的基因型或基因效应,显然只能表示该性状终结阶段的状况,在此前后作用于该性状的基因效应不可能尽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六个世代和八个世代的平均数对两个玉米杂交组合三合单交、成单四号进行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1、用加性、显性和双基因互作模型,能比较满意地解释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 2、用六个世代均数和八个世代均数的方法,对同一组合进行基因效应分析,所得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丰抗兼优玉米新杂交种川农单交9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丰抗兼优玉米新杂交种川农交9号的选育研究进行了总结。川农单交9号是在选育“三高”自交系48—2的基础上,用它与表型性状差异相对地大,目标性状与之互补的5003组配而成,并在加大选择压和多生态条件下鉴定出来的一个杂交种。该杂交种的突出特点是,把矮秆与大穗、丰产、多抗、中熟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对病害的多抗性以及种子生产的高产性,它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结果表明:1、玉米在第2叶、高梁在第1叶期便对外源养分有较大的吸收,且随供氮水平提高,吸氮增加,吸磷、钾在2N范围内也增加。2、外源养分及适当的供氮水平明显地提高了二作物1叶后的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速度。3、供外源养分时,玉米离乳叶龄增大,高粱3叶后不再消耗胚乳养分,故认为其自养生长的建立不应完全以胚乳物质的消耗来衡量。4、二作物幼苗期的供氮浓度以40—80ppm为佳,高氮(120ppm)是不利的。且应保证1叶期左右有外源养分的供应。  相似文献   
10.
以13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78个单交种为材料,比较了刘来福主成分法、刘垂玗主成分法、枢轴凝聚法和Cervantes法等四种遗传距离测定方法所得的遗传距离间的相关系数,聚类结果、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和杂种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主成分法比枢轴凝聚法更优,刘来福主成分法与刘垂玗主成分法所得结果相似,Cervanfes法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