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5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天然产物分离》2004,2(2):12-12
南京工业大学开发的“膜集成技术处理植物提取液新工艺”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是国家“863”项目子课题。课题组将膜集成技术应用于洋姜等植物的提取液体系的深加工,在国内外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2.
《农民致富之友》2006,(5):28-28
东北的大米好吃,泰国的香稻有名,为什么?天津市农科院水稻所赵居生率领的课题组研究发现,水稻食味性的评价主要包括粘性,味道和外观三个方面。决定这些指标的内因主要是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其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对稻米的粘性影响最大,而蛋白质含量则对米饭的味道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韩文超 《农家致富》2005,(23):25-25
巨霸和丹红两个超速生抗虫杨由中国林业育种专家韩一凡领导的课题组经十多年辛勤培育选育出来,是国内唯一用“超速生”命名的品种。目前,这两个品种已按《新品种保护条例》申报新品种保护并进入推广阶段。  相似文献   
4.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3):F002-F002
2002年9月,广西农科院水稻所野生稻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陈成斌领导的课题组实施“野生稻资源调查”国家课题,在玉林市重发现国内罕见、连片分布、面积最大的野生稻原生地,引发了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并派员前来视察。经科学论证和积极申报,国家农业部批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示范区”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立项、资助,  相似文献   
5.
新疆若羌县南部山区的野血牦牛主要分布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内、海拔3900m以上的高山寒漠地带。保护区内约有野血牦牛20000头左右,9月正值野血牦牛发情季节、出没频繁的时候,笔者受课题组委托来到了野血牦牛活动的中心地带祁曼塔克乡,进行了为期1周的调研,现将个人的一些构想予以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11日至21日,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龙眼育种岗位科学家郑少泉研究员带领课题组部分成员,对重庆、四川、广西等地龙眼古树资源和产业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还在万州区政府魏大学副区长的主持下召开了“万州区龙眼生产发展咨询会”,参会的还有区科委、农委、  相似文献   
7.
2012年,北京市绿化基金会承担了"首都百万亩造林科技支撑工程"课题的子课题,为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选育具有高观赏价值、耐旱低耗水、抗污染、抗病害的优良品种。观赏型文冠果的选育与推广应运而生。两年多来,课题组先后完成了建设文冠果良种繁育圃、选育优质文冠果树苗、栽植文冠果试验示范林和总结技术模式任务。本刊现将有关科研成果汇编刊发,望其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种业导刊》2011,(8):40-40
像大豆一样直立生长,种植密度是原来的5~6倍,不打农药也能阻碍害虫繁殖,和其他作物“同堂”却不影响产量……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武天龙教授率领课题组历经13年,推动我国扁豆安全优质育种生产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15,(4):30
粮安天下,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头号任务。农业部计划司组织"十三五"前期研究课题组专家,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议。关于保障"十三五"时期国家粮食安全:一是城镇化将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压力。城镇化进程会带来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增加,是我国考虑粮食安全问题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为国内外首创,是甘蓝育种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变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课题组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甘蓝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