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蚕上蔟操作中,自动上蔟可节约劳力60%.每张蚕2人,3小时上完,既可增加茧量保全茧质,同时还减少养蚕户额外支出,为农户集约化经营创出一条捷径。但是,五龄期如不能按具体操作规程办和掌握熟蚕程度及使用登蔟剂不当,反而会增加青头登蔟.降低入孔率,游山蚕增多,起到相  相似文献   
2.
使用蜕皮激素能使蚕儿缩短龄期、老熟齐一,利于自动上蔟,从而节省劳动力。但生产中部分业主使用蜕皮激素的时间掌控不好,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蜕皮激素的施药时间,建议:(1)依蚕品种:春用品种见熟10%、夏秋用品种见熟5%时添食;(2)依饲育时的气温:高于25℃时见熟5%、低于25℃时见熟10%的标准把握;(3)在缺叶或五龄后期发生蚕病时,可以提早到见报信熟蚕时使用,促使蚕儿提前老熟变态、提前上簇,减少因缺叶或蚕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主要为害棉花、果树和牧草等作物。昆虫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与蜕皮激素(molting hormone, 20E)是调控昆虫生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运用基因克隆、基因沉默(RNAi)、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技术研究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 EcR)、超气门蛋白(ultraspiracle protein, USP)在中黑盲蝽生殖调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中黑盲蝽EcR基因的ORF全长1 413 bp,编码47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53.65 kD,pI值为7.79。中黑盲蝽USP基因ORF全长1 209 bp,编码40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4.99 kD, pI值为7.94。与对照相比,注射dsEcR、dsUSP后6~18 d的中黑盲蝽体内EcR基因、USP基因在转录水平分别被显著抑制;卵巢的挂卵量分别仅有对照组的31.5%、86.6%;单雌产卵量减少36.0%~80.4%,显著低于对照。EcR和USP基因沉默后,产卵前期与对照相比无显...  相似文献   
4.
<正>1.虫酰肼。①特征特性。虫酰肼为酰肼类害虫生长调节剂,对害虫蜕皮激素受体具有激动作用,能加速害虫不正常蜕皮,并抑制取食,导致害虫生理失调、饥饿而死。主要剂型为20%虫酰肼悬浮剂,适用于防治蔬菜和大豆上的害虫。  相似文献   
5.
6.
养蚕新技术     
陈潭 《饲料研究》1997,(8):32-32
养蚕新技术一、添喂豆浆。在蚕进入4龄盛食期或5龄第三天时,将鲜豆浆洒在桑叶上饲喂,可减少用桑量10%,使蚕体重增加5%,健蛹率提高3%,龄期缩短2天,蚕茧产量增加8%以上。添喂豆浆的方法是:用50克黄豆粉,加40~50℃的温开水1000克,浸泡30分...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采集的多花筋骨草植株不同部位中提取出昆虫蜕皮激素类似物,通过向幼虫人工饲料中添加昆虫蜕皮激素类似物的方法,研究了筋骨草中植物源蜕皮激素对杨干象2龄幼虫的杀虫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在人工饲料中加入1-3 ml的筋骨草提取物,在24天内可以杀死 58%~100%的幼虫;(2)从开花前的筋骨草中提取出的物质的杀虫效果明显优于从花期和开花后的植物中提取出的物质的杀虫作用, 其1 mL、2 mL和3 mL剂量全株提取物的杀虫效果分别达到65.22%、85.07%和98.11%(幼虫校正死亡率);(3)植株的根部提取的昆虫蜕皮激素类似物的杀虫效果要比茎部或叶部提取的好,1 mL、2 mL、3 mL剂量提取物的杀虫效果分别达到100%、98.20%和98.32%;(4)筋骨草提取物的杀虫速度较慢,处理杨干象2龄幼虫16天后杀虫率才超过50%;(5)幼虫取食加有筋骨草提取物的饲料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幼虫死亡率,16天的取食,幼虫死亡率达到80%以上。筋骨草采集地点和填加植物源蜕皮激素的方式对杀虫效果的影响较小。图3表3参21。  相似文献   
8.
《蚕学通讯》2015,(1):60
<正>2015年3月16日,《PLoS Genetics》发表了李胜研究员研究组题为"Methyl farnesoate plays a dual role in regulating Drosophila metamorphosis"的研究论文。昆虫的变态发育受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的协同调控:20E主导幼虫蜕皮和幼虫-蛹-成虫变态;JH则在幼虫蜕皮期拮抗20E作用而维持幼虫性状,从而阻止变态提前发生。经过20多年的努力,20E信号传导途径已被基本阐明;虽然发现JH至今已近80年,但  相似文献   
9.
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是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安全的迁飞性害虫。蜕皮激素是参与蚜虫翅型分化调控的内激素, 在有翅成蚜体内保持高滴度, 且诱导后代产生更高比例的无翅蚜, 其进出靶细胞需要经过细胞膜上特定蛋白的转运。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家族G亚家族(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 ABCG)中的 ABCG1是通过跨膜转运昆虫类固醇、对蜕皮激素信号进行负调控的功能蛋白之一, 在蚜虫中尚未见报道。本文克隆了荻草谷网蚜ABCG1(SmisABCG1)基因, 并进行了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分析以及不同组织部位和发育时期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 SmisABCG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851 bp, 编码616个氨基酸, 含7个跨膜结构域, 符合ABCG蛋白家族典型结构特性, 基因登录ID:OP626323。昆虫间ABCG1较保守, 该蛋白系统进化关系与各自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保持一致。其中, SmisABCG1与来自豌豆蚜、禾谷缢管蚜、棉蚜、花生蚜和雪松长足大蚜等的ABCG1氨基酸序列高度一致(>87%), 以上蚜虫聚为一支。与SmisABCG1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豌豆蚜的ABCG1, 其次是半翅目的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 与膜翅目的新疆菜叶蜂、阿里山潜蝇茧蜂以及鞘翅目的赤拟谷盗、蜂箱小甲虫亲缘关系较远。该基因在伪胚胎和成蚜阶段高表达。包含伪胚胎的有翅、无翅成蚜整蚜SmisABCG1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 但其在来自有翅成蚜的伪胚胎中的转录水平高于无翅成蚜伪胚胎, 证实无翅成蚜自身的转录水平较高, 而有翅成蚜较低。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一差异主要是无翅蚜胸部显著高表达所导致。基于该蛋白对蜕皮激素负调控, 与有翅成蚜转录水平低, 但蜕皮激素水平更高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和20-羟蜕皮酮添食四、五龄期的家蚕,探讨其生殖效应(造卵)。结果表明:(1)JHA和MH不仅能显著影响茧质性状,对生殖生物量也有显著效果。四龄第1日和五龄前4日施用JHA,对总造卵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增值效应;五龄后期(第6—7日)使用MH,具有显著的减值效应。两种激素的这种生殖效应与雌蛹体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根据对生殖指标的分析,激素类在幼虫期使用,其生殖效应以改变成熟卵粒数为主,影响卵重为辅。(3)经对成熟卵蛋白和糖元含量测定发现;卵蛋白含量和卵糖元含量与激素的生殖效应相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