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15篇
畜牧兽医   90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多产子多 ,抓强群 ,夺丰收。 10多年来笔者就是实践了这一做法 ,2 0 0 1年养平湖浆蜂 2 6群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组双王 ,促春秋两繁有以下好处 :一是蜂群群势上得快 ,头年秋繁有群势较强的适龄越冬蜂 ,可保证来年春繁群有较多的基数 ;二是保证常年养强群产浆、蜜 ;三是增强蜂群抗病力 ,省饲料。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利弊 ,如常年养双王 ,费工、费饲料 ,管理麻烦 ,容易产生“伤热”等不利因素。为了取弊为利 ,笔者的做法是 :7月下旬和 8月上旬是当地芝麻流蜜盛期 ,干旱少雨 ,气温一般都在 38~ 4 1℃ ,蜜蜂贪凉不护脾 ,是芝麻花期卷翅、爬…  相似文献   
2.
王顺 《中国蜂业》2004,55(3):15-15
蜂种的利用,我认为首先是要确定放蜂路线,只有放蜂路线选对了才能充分发挥蜂种的优越性.一个蜂场最少要有三个品种以上的优质蜂种,才能根据季节、生产目标安排好生产,取得最好效益.  相似文献   
3.
范克民 《中国蜂业》2004,55(4):20-20
一、引起中蜂品种退化原因 1.中囊病的原因:蜂群患中囊病之后几乎没有几箱蜂群存活.即使存活下来的,群势也很弱,再用病群繁殖后代,不可能强壮.  相似文献   
4.
在蜂群的繁殖期 ,群内有密实度高、日龄一致的健康子脾 ,蜂群就会有好的发展趋势。相反 ,同一子脾上出现日龄不一的子房与空房 ,或与未及时清除的病子房相间排列的“花子” ,这样的子脾孵蜂率低 ,只见子不见蜂 ,群势增长慢 ,严重时 ,群势明显下降。1 产生原因蜂群产生“花子”的原因有多种。1 1 病害因素当蜂群受到病原微生物危害 ,导致蜂群诱发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病、美洲幼虫病、白垩病等病害 ,子脾上蜂子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若是子脾多蜂少 ,蜜蜂不能彻底清除病子 ,形成病子房、空房、健康子房混杂的“花子” ;若是子脾少蜂很多 ,蜜…  相似文献   
5.
囚王利弊谈     
王殿军 《中国蜂业》2002,53(6):32-32
所谓囚王 ,是把蜂王关入竹丝栅王笼中 ,吊在蜂巢中适宜位置 ,使王停产。只要蜂王健壮 ,不会象失王那样影响蜂群正常秩序。一般囚王有利也有弊 ,养蜂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取其有利一面 ,减少或杜绝不利一面。至于囚王 ,特别是长期囚王对蜂王健康是否有影响 ,笔者至今未发现有关报道 ,实践中也未见异常。现结合朝阳地区气候谈一些看法 ,供参考。一、早春囚王有利而无弊我地早春气温低 ,环境恶劣 (常刮大风 ) ,离辅助蜜粉源植物流蜜散粉时间尚远。蜜蜂为哺育“幼儿” ,处于饲喂和调控温、湿度的活动状态 ,易加速哀老 ,缩短寿命。即使培育少量幼…  相似文献   
6.
诱王时把失王群每脾两面的蜂身上都喷上"绝螨二号"药液,把准备诱入的蜂王身上也喷上药液,马上放在正嗡嗡作响的蜂群中去,工蜂不围攻,蜂王很安全.  相似文献   
7.
刚开始养蜂时,育王、育台,坚持选个头大的.后来育出了一只蜂王个头较小,自己觉得不太理想了,正要除掉另育,一位朋友说,不妨养一阵子看看.等到交尾之后,新王产卵积极,蜂群发展很快,第二年春天起群早.采蜜、产浆,采胶均比别的蜂群多.唯一不尽人意之处就是隔王板挡不住它,需经常到继箱里去找.还有一次育出了两只身体强壮的大蜂王,但等到幼虫封盖后,发现有三分之一是雄蜂,也只能忍疼割爱将它们淘汰.从那以后,在育王时就不论大小,在交尾后观察一阵子,只要产卵积极,一律介绍到蜂群中去,反之淘汰再育.  相似文献   
8.
9.
贾玉瑞 《中国蜂业》2006,57(8):20-20
近年来,经常在蜂业刊物上见到有关囚王的做法和经验。无庸置疑,囚王是养蜂人用主观意愿调节控制蜂群的繁殖发展和避免无效繁育的方法,有利于蜂产品的增收和提高治螨的效果。在储存备用蜂王及向蜂群介绍蜂王时,采用囚王的做法,都对养蜂有很好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首先谈谈囚王的有利方面:  相似文献   
10.
华标 《蜜蜂杂志》2003,(6):33-33
本人定地养蜂 30余群 ,因并不忙碌 ,常仔细观察处女王交尾过程。我发现蜂王被围的原因 :一是婚飞在巢外逗留时间过长 ,二是巢内无虫、蛹脾。当这两个条件同时存在 ,十有八九蜂王要被围。交尾群内无子脾 ,蜂王飞出 30分钟左右 ,蜂群就有失王的感觉 ,表现为不安静。蜜蜂先在巢脾上乱爬 ,随后在框梁、箱底、箱身甚至巢门外乱爬 ,有的在空中飞舞 ,像是在寻找蜂王。如果这时蜂王回巢 ,立即会有数只工蜂跟随其后表示“亲热” ,而这时蜂群并没有安静下来 ,仍满箱乱爬 ,蜂王被越来越多的工蜂包围。这些工蜂起先不会刺死蜂王 ,如果蜂王惊慌乱跑 ,就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