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复兴 《作物研究》1992,6(3):48-49
棉花蕾期深中耕的主要作用: 1 保温防旱 棉花蕾期深中耕以后,使松土层加厚,以接纳较多的水分,来满足棉株中后期的需要。 2 增强保肥吸肥能力 土壤疏松,水分适中,能增强保肥能力;通气良好,地温增加,有利微生物及蚯蚓等小动物活动,加快有机物分解以利吸收;深中耕结合培土,可防止棉株倒伏。  相似文献   
2.
刘强 《种子世界》2004,(10):50-50
近年来,夏季降水骤然增多,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有的棉田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减产。尤其对棉花中后期的影响最大,各植棉区应根据当地棉花的长势和降雨的持续长短,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争取在灾害之年丰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4.
正棉花花铃期是指从开花期到吐絮期的一段时间,即从7月上旬至8月下旬,是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时期。一、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花铃期是棉花需肥最多的时期,如果肥料不足,不仅影响结铃,还会造成早衰减产。花铃肥的使用数量、时间、方法因气候、土壤和棉花长势而定。对肥力壮,雨水多,棉花长势好的高产棉田,在棉花盛花期棉株下部坐住1~2个成铃时施用,既能满足开花结铃的需求,又不会引起棉株徒长;土  相似文献   
5.
选取北方6个品种的油葵杂交种,在辽西地区开展生育表现栽培试验,检验其产量和抗性等优良品性。结果表明,内蒙古试材GE825生长势强,茎秆粗壮,适合朝阳地区干旱的气候条件,667 m2产232.12 kg;在出苗期、现蕾期等指标中显示出其早熟性状,少有病害发生;产量在所有品种中居第一位,比对照白葵杂6号增产19.50%。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在玉门黄花农场通过对紫花苜蓿的适时刈割期进行研究,综合考虑刈割时期对紫花苜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确定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的最佳刈割时期为孕蕾期至初花期。  相似文献   
7.
棉花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述了棉花田间栽培技术,包括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等不同时期的栽培管理技术,以为棉花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棉花进入蕾期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但以营养生长为主,并一直延续到开花盛期。需肥由苗期以氮代谢为主,转变为以碳代谢为主。蕾期的管理目标是兼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搭好丰产架子,积累较多的有机营养,为花期减少脱落多结铃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 1999年 ,我省柑桔取得了空前大丰收 ,树体的营养与水分消耗很大 ,加上采收前后干旱无雨 ,又遇岁末的辐射降温 ,造成大范围的干冻 ,普遍出现落叶枯梢现象 ,坡下低洼园尤为严重 ,给 2 0 0 0年的座果带来了很大影响 ;位处坡腰以上的果园受下沉冷空气影响较小 ,落叶情况不甚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农业科技》2006,(7):46-46
1蕾期管理(6月中旬~7月上旬) 1.1浇关键水.6月中旬浇水是防治棉花早衰的关键措施,"麦收浇棉花,十年九不差".浇水前去掉地膜,浇后深中耕和培土,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棉花抗旱、抗早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