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4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花菇培育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它是香菇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自然发生率为4%~5%。1 菇棚建造 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0米,高2.40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0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2 栽培时间 花菇最佳栽培接种时间为8月中下旬,此时日均气温26~28℃,可满足香菇对温度的要求。菌丝经过60  相似文献   
3.
工厂化代料栽培花菇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工厂化代料栽培花菇技术,根据花菇成因及香菇菌丝生长、原基分化、花菇形成三个阶段所要求的生态条件不同,分别按三个阶段设计了培养室、催蕾室、催化室,利用设施人工调控工艺条件,进行菌丝培养、催蕾和催花管理,使花菇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小试获得了80%的花菇率,比室外高棚层架方式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4.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花菇外形美观,肉质脆嫩口感好,历来被视为色、香、味俱全的菇中珍品.历史上多由自然气候形成,产品数量极少.以福建省寿宁为中心的袋栽花菇人工培育技术的突破,给香菇生产带来了一次新的变革与飞跃.彻底改变了中国香菇在国际市场上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局面.一般每袋菌筒成本1~1.5元,可收花菇0.25~0.35公斤,产值达10元左右,每袋纯利润5~8元,经济效益比普通菌棒栽培高3~5倍.产品出口日本等国家与地区供不应求.在不远的将来这一新成果将会在各地开花结果,为农户奔小康,出口创汇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6.
花菇形成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花菇形成因子的研究吴学谦(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323800)为了掌握和了解花菇形成规律和形成因子,研究花菇栽培技术,我们在1988~1992年室外自然气候条件下人造菇木栽培花菇研究的基础上(1993年已作文发表),从1992年开始在人工控制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8.
花菇栽培技术十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何猛  伏素娥 《江苏蚕业》2004,26(2):43-44
<正> 为了稳定蚕桑生产、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县蚕桑站从2000年开始尝试利用桑枝条培育花菇,通过3年研究、试验、推广,取得明显成效,并总结了一套利用桑枝培育花菇的技术,每667m2桑园收获的桑枝条可制作200-350个菌袋,新增效益1700-2000元;每棚花菇600-700菌袋,新增效益3500-4000元。2002年睢宁县姚集镇高党、程刘二村规模化生  相似文献   
10.
黄大斌  杨菁  陈明忠  陈坚 《食用菌》2003,25(6):9-10
由自然变异经定向选育的花菇菌株98—1,其农艺性状较原始菌株有明显的改善,本文应用RAPD技术对98—1菌株与939、135,08进行DNA指纹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DNA多态性,从分子水平上验证花菇菌株经自然变异和定向选择后,其农艺性状与原花菇菌株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