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014年由江安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联合如皋市蚕桑指导站、南通新丝路茧丝绸公司和周庄蚕业专业合作社在周庄村开展小蚕联户共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小蚕联户共育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小蚕联户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性,创造适合的饲育环境,组织养蚕农户将一定数量的蚕种同育一室的饲育方法,实行统一消毒防病,统一采用标准化饲育技术,促使小蚕发育齐一,体质强健,确保蚕儿存活头数,以提高蚕茧产、质量及经济效益。根据桐庐县种桑养蚕户多,农户养蚕设施简陋,养蚕技术相对滞后的现状,从小蚕联户共育入手,着重研究推广养蚕技术新体系,为进一步探讨小蚕专业化饲育打下基础,以提高全县蚕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廖先谋 《广西蚕业》1999,36(4):27-28
本阐述了蚕业新区小蚕联户共育饲养管理技术,包括联户共育的设置、共育室的管理和技术标准等,对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萍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200-202,209
在分析福建省实践中的林权流转主体范围的基础上,重点对主体之一的联户法律性质及其权利行使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物权法》的规定,指出林权证是确定林权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实施的建立机制,规范管理;明确任务,科学管理;责权统一,严格管理的股份制管火用火制度。在明晰集体林产权,创新森林防火模式的基础上,促进了群众增收,提高了群众防火的积极性,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6.
结合建瓯农村实际,探索和创新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建设的农村沼气发展新模式,通过2 a的实践表明:与传统的户用沼气比较,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具有节约投资成本,有效解决沼气池建设土地,保障沼气发酵原料供给,便于维护维修和运行管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李忠娣 《中国蚕业》2005,26(3):37-38
随着富安茧丝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蚕农年户平饲养量达11张,以前的稚蚕集中共育与联户共育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饲育要求(由集中、联户共育向单户共育转变),加之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居民住宅楼已普及达90%以上,家家户户的混凝土、地砖结构给新建炕床共育室带来了麻烦,各种不规范的加温形式也随之而来.就此该镇大力引进和改进了稚蚕饲育温湿度自动控制器(以下简称自动加温补湿器),并在勤丰、孟庄、久胜等村进行推广和应用,受到蚕农们的好评.为了能使各大蚕区的蚕农因此获益,笔者将该产品的主要性能、使用方法以及在富安镇的推广应用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9.
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在影响结构调整的诸多因素中,资金难筹是一个主要制约因素,特别是在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化解资金困扰难题,促进结构调整,已是摆在我们广大农村干部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近年来,江苏省盐都县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找到了九种解决资金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聚阳乡推行小蚕联户共育的效果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聚阳乡是启东市发展蚕桑生产最早的乡镇之一.自1978年以来,该乡以通启河沿岸4个村为重点,着力发展蚕桑规模生产基地,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聚阳、南塘2村建成了桑园基础,养蚕设备、共育和养蚕水平均为全市一流的蚕桑专业村.聚阳乡在抓好蚕桑生产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一贯注重小蚕共育这个基础.1996年,在经过前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