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59篇
  51篇
综合类   812篇
农作物   27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昆虫为杂交大豆授粉的行为,提高授粉效率,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34A和保持系JLCMS34B为材料,研究父母本3种行距配置(T1、T2、T3)对昆虫授粉行为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配置T2条件下昆虫授粉效率最高,母本单株粒数最多,为45.98个(2011年),与T1、T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3配置授粉效率最差,单株粒数最少,为32.06个(2012年),与T1、T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吉林省洮南地区适当缩小父母本行距,增加母本间行距可有效促进昆虫授粉效率,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2.
苹果软化过程中质壁互作的生理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吴明江  黄剑 《园艺学报》1995,22(2):181-182
苹果软化过程中质壁互作的生理和结构研究吴明江,张忠恒,于萍,黄剑,刘武林(克山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黑龙江克山161601;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长春130024)关键词苹果;软化;细胞质;细胞壁StudiesontheUltrastructurea...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9个方面综述了细胞质在小麦改良中可能起的主要作用,并讨论了在小麦育种实践中利用异源细胞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籼型水稻野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元丰A是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水稻三系不育系。经专家考察,元丰A田间表现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不育度达99.99%,不育系柱头外露率47.16%;保持系元丰B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12项指标中有9项指标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3项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2006年9月23日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6.
刘世林 《种子世界》2002,(10):13-15
针对Polim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低温产生微量花粉影响制种质量的问题,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三系杂种的制种技术、环境气候条件对不育系微粉的影响和制种适宜气候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三系杂交种子北制南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链霉素诱导的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超  王英哲  金艳  陈晶晶  王莹  徐博 《草业科学》2018,35(5):1067-1071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育系MS-GN-1A为母本,恢复系MS178为父本组合构建BSA分离群体,获得的F1代均表现为雄性可育,在大田种植了221株F2代群体单株,盛花期将花粉颗粒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出,不育的F2代株数为57,可育F2代株数164,并没有观察到半不育植株。将所有植株划分为可育和不育两组,并构建可育和不育DNA混池,混池DNA从可育和不育植株组DNA中各随机抽取20个样品,以此对恢复基因定位。随机挑选160对已知的四倍体苜蓿SSR引物扩增基因池DNA,获得2个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分别是Mt2c12、AW166,初步定位Rf基因在类群Composite5上。将类群Composite5上的所有引物进行合成,进一步进行引物筛选,最终获得4个具有多态性的标记BI68、Mt2c12、BG267和AW776153,遗传距离分别为19.0、20.9、44.6和72.1cM。  相似文献   
9.
《种子世界》2011,(8):57-58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0004品种名称:宁杂21号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叶片宽大,叶色浅绿,叶缘锯齿状。花瓣较大,黄色,侧叠。全生育期平均235d,比对照秦优7号晚熟1d。平均株高158.1cm,匀生分枝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具有胞质雄性不育特性的‘华柚2号’为母本与有核柚品种有性杂交,以期转移其不育胞质进而实现二倍体水平的无核柚改良。【方法】以‘华柚2号’为母本‘,沙田柚’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分别配置杂交组合,并对其子代遗传来源和单/多胚性早期鉴定。【结果】分别从‘沙田柚’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的杂交组合获得实生苗1 018和687株;用3对多态性SSR标记对实生苗的遗传鉴定表明均为父母本有性后代。以单/多胚性分子标记进行的早期胚性鉴定表明‘,沙田柚’为父本的有性后代均为单胚性;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的后代,单胚与多胚性比例为2.86∶1。【结论】以‘华柚2号’为母本创制的有性后代为无核柚改良以及柑橘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定位和克隆奠定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