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3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林业   114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595篇
  1597篇
综合类   2054篇
农作物   275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165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1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田机械式强制排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水田机械施肥均匀性差,且作业时在施肥开沟器末端容易出现肥料粘结、架空、堵塞开沟器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水田机械式强制排肥装置,并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及性能试验。将水田机械式强制排肥部件的工作过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各工作阶段肥料在螺旋强制排肥部件内的状态,以及影响排肥部件工作性能的关键因素,对螺旋强制排肥部件的直径、转速、螺距3个因素进行了设计计算。以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响应指标,进行了螺旋强制排肥部件的单因素台架试验,通过对最小显著性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各因素的取值范围;安排了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影响排肥性能指标因素的影响由大到小为转速、螺距、直径,建立了排肥性能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因素优化求解,确定了较优工作参数组合为螺旋输送器转速120.09r/min、直径23.90mm、螺距21.54mm,此时施肥装置台架试验的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7.18%。将所设计的强制排肥部件分别安装在水稻插秧机及水稻气力式施肥播种机上,进行了田间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式强制螺旋排肥装置工作稳定、堵塞率低,水田防堵塞效果优于无该部件的施肥机械。  相似文献   
2.
不同植被下黏质红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植被下黏质红壤的持水、释水及孔隙特性,用离心机法测定了鄂南一个典型红壤坡地的8种植被地块(3种树龄的杉树、茶树、红叶石楠、无患子、油菜、桂花树)4个深度(20、40、60、90 cm)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而计算了土壤不同孔隙度,用Van Genuchten模型(VG模型)拟合水分特征曲线数据,同时获得土壤比水容量曲线。结果表明:①VG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黏质红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决定系数R~2在0.981 4~0.999 4之间;②土壤持水能力的变化主要出现在低于500 kPa的土壤水吸力范围内,土壤释水过程大多发生在低吸力范围内(0~500 kPa)。试验坡地的土壤总孔隙度是40.4%~47.0%,其中毛管孔隙度约为39.2%,而有效孔隙度仅为15.0%左右,因此土壤水分有效性整体较差;③持水能力最好的是茶树、大杉树和小杉树3个地块,多数地块的表层土壤较深层土壤有更好的排水能力,但深层土壤的持水能力强于表层土壤。研究坡地的土壤虽然属于同一种类型土壤,但不同植被、不同深度的土壤持水能力、释水特性及水分有效性存在一定差异,在分析红壤坡地水分动态分布规律时应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3.
通过5年的径流小区的野外定位观测,研究了油茶林不同水保措施的产流产沙特征。研究表明:产流降雨峰值和谷值出现的时间与自然降雨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表明降雨的季节动态是产流降雨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前埂后沟模式有最小的产流产少量和径流系数,其次为内斜式模式,正常小平台则最大;不同水保措施采用梯壁植草措施均能有效减少产流产沙量。前埂后沟和梯壁植草的水保措施适宜在红壤侵蚀区油植种植过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合理利用冬水田天然饵料的稻田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红壤丘陵区地面覆盖与柑桔产量及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轮式拖拉机在泥脚较深的水田作业时,驱动轮容易下陷打滑,作业效率低.  相似文献   
7.
水田双节整地技术,是插秧前提前整地沉淀的农艺措施。由于减少了作业环节和作业次数,作业后地表平整,泡田水渗漏少,具有节省作业油耗和泡田用水,节省生产成本等优点。传统水田整地,是应用机引犁耕翻,或运用旋耕机旱旋,然后放水泡田,再用手扶拖拉机带水田耙耙田,最后用长木板耢平,  相似文献   
8.
梁河县是云南省重点甘蔗产区之一,2003年以来,该县推广应用“双高”栽培技术,使单产增加43.06%,糖分提高1.18个百分点。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红壤旱地土壤保水措施长期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