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493篇
基础科学   45篇
  84篇
综合类   2608篇
农作物   261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238篇
园艺   423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栽种规格的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和发掘高产高效间作模式,对木薯净作,糯玉米净作和8种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是可行的,体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发现不同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不同,其中处理9(大行距100 cm,小行距70 cm)的鲜薯产量(51 274.36 kg/hm2)最高,处理4(行距100 cm)的经济效益(52 794.15元/hm2)最高,处理9的经济效益(46 556.97元/hm2)排第3位。综合评价认为,处理9的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最合理。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9,(9):55-57
近年来,糯玉米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以其为代表的鲜食玉米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介绍了糯玉米的起源、营养价值以及综合利用情况,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糯玉米无公害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旨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指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5.
李小波 《油气储运》2009,(10):35-35
在山东省梁山县马营乡,薛老汉的名气越来越大。“薛老汉真‘神’,竟然可以种出‘摇钱菜’”。马营乡村民薛小云既钦佩又羡慕地说。薛小云所说的‘摇钱菜’叫紫背天葵,薛老汉是马营乡赵坝村年过六旬的村民薛祥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民增产增收为中心,通过几年的栽培实验,我们总结了一套适合北方地区栽培的当年纯作油菜、下茬花生间作糯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糯玉米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种植面积扩大的同时,生产中也出现了产量降低、个体成熟期不一致、糯性降低、易倒伏、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这已成为影响当前糯玉米生产的首要问题。因此,在糯玉米栽培中一定要注意以下10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甲基紫法测定混合均匀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健  冯秋 《广东饲料》2003,12(2):23-24
本文主要探讨采用GB5918-1997甲基紫法测定混合均匀度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糯玉米又叫蜡质玉米,是鲜食玉米中的一种。据考证原产于我国,形成于1760年以前,与甜玉米相比,糯玉米的产量高,收获适宜期长,营养损失慢。由于糯玉米丰富的营养和优良的适口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由于青穗采收后,籽粒养分发生变化,一是呼吸作用消耗籽粒中的可溶性糖类,二是可溶性糖类迅速转化为淀粉,使籽粒中可溶性物质迅速下降,因此造成品质的下降,表现为口感差,甜度降低,没有清香味。这些特征决定了鲜果穗不宜长期存放和远距离运输。为解决糯玉米长期上市问题,必须对鲜果穗进行保鲜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