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林业   249篇
农学   900篇
基础科学   53篇
  79篇
综合类   4845篇
农作物   2560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18篇
园艺   59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470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506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荃优丝苗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合作,用荃9311A与五山丝苗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年福建省永安市引进种植,表现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高产优质。总结了荃优丝苗在永安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新品种陕农优206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农优206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陕农1A为母本、陕恢206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籼型杂交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倒、生育期短等特点。2017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陕审稻2017007号)。根据陕农优206在陕南地区亲本特征特性及多年制种试验,对陕农优206高产制种技术进行总结,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节水抗旱杂交稻新组合旱优73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7,(6):39-41
旱优73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和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沪旱7A与旱恢3号配组育成的节水抗旱杂交稻组合,201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皖审稻2014024)。该组合在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试种示范表现出根系发达、抗旱性强、生育期短、稳产优质等特点,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籼型杂交糯稻糯优1号的产业化开发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7,(3):46-48
介绍了籼型杂交糯稻糯优1号在叙永县北部丘陵地区种植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产业化开发成果,总结了籼型杂交糯稻糯优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我省1994年茶叶减产、减值的原因,从政策、市场、成本及气候等因素作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对策:稳定茶园生产基础,发展“一优二高”茶业,继续抓好名优茶生产,以及抓市场、促销售等。  相似文献   
8.
山地丘陵区栽培条件对两优培九产量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存玉 《种子科技》2001,19(6):347-349
两优培九在江浙等平原地区亩产量已达700kg以上,但在湖南、贵州等山地、丘陵地区栽培产量并不十分理想。本文通过对处于雪峰山区洪江市各乡村2000年的试种情况的跟踪调查,阐述了山地、丘陵地区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等栽培条件对两优培九夺取高产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夺取两优培九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在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制种时易受夏季异常低温危害,降低制种纯度问题,利用2002年夏季制种受到低温危害的两优培九材料,通过在分蘖期、穗分化期、齐穗期对杂种株和不育株的株高、分蘖数、最上位展开叶的长度和宽度动态测定,提出了在分蘖期和穗分化期区别杂种株和不育株的形态指标。其结果可以作为制种、种子经营单位和农户进行种子纯度早期判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农业》2005,(7):44-44
藁城市农科所是我国较早开展优质小麦育种研究的单位之一,科研实力雄厚,是全国小麦品质育种成员单位。本所坚持优质麦产业化开发策略,一手抓品种推广和基地建设,一手抓优质麦商品市场开发,努力把优质小麦的品质和规模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本所真诚欢迎种子界、粮食界和面粉企业的领导、专家、朋友来我所观摩指导,共谋优质小麦产业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