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63篇
农学   99篇
  2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顾问》2006,(8):32-3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花生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子粒粗脂肪含量56.19%,粗蛋白含量25.7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荚果278.66千克,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2.20%。株型较紧凑,株高中等,茎枝粗壮,生长势强。叶片椭圆形,较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6,(2):127-130
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现象的危害、性状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黄瓜种子采前发芽的研究进展,进而针对性地提出黄瓜采前发芽应该从遗传、分子标记、基因克隆、生理生化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黄瓜种子采前发芽会严重危害黄瓜种子产量和质量,该性状由基因型决定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特别是温度的影响;对于不易发生采前发芽的品种,即使环境适宜,种子也不会在瓜腔内发芽。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吉林延龄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生理活性及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方法,采用乙酸乙酯、甲醇、水提取吉林延龄草种子并测定其提取物对白菜、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温水(25,35,45℃)浸种并测定各批次浸提液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吉林延龄草种子浸提液(乙酸乙酯提取液除外)对白菜幼根及胚轴,水稻幼根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物质的活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吉林延龄草种子水提取液(C)对白菜和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高于甲醇提取液(B)的生物活性,吉林延龄草种子乙酸乙酯提取液对白菜和水稻幼苗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吉林延龄草种子经乙酸乙酯、甲醇溶液提取后,再经蒸馏水提取获得的水提液Ⅱ(E)对白菜和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减弱;温水浸泡可将其内源抑制物质浸提出来,且随着浸种时间的增加,浸提液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呈现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25℃蒸馏水浸泡种子第5天浸提液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65.89%和25.69%,35℃蒸馏水浸泡种子第3天浸提液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82.14%和59.93%,45℃蒸馏水浸泡种子第2天浸提液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90.62%和83.86%.综合分析表明,吉林延龄草种子中存在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物,用45℃温水浸泡可有效除去种子内源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4.
种子休眠类型及其破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子休眠是种子对环境产生的生物适应性,对种子休眠的概念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种子休眠的类型,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破除方法,以供广大种子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种子的休眠是植物经过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特性,研究其休眠原因,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砂磨赤霉素浸种、浓硫酸酸蚀和热水浸种3种硬实破除方法对悬岩棘豆和米尔克棘豆种子萌发率、萌发进程及平均萌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磨赤霉素(200 mg/L)浸种和浓硫酸酸蚀2种方法均可以显著提高(p0.05)2种棘豆的萌发率,加快种子萌发进程,缩短平均萌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悬岩棘豆和米尔克棘豆的萌发率分别从27.0%和4.0%提高至97.0%和86.0%;平均萌发时间分别由8.9 d和8.1 d缩短至1.6 d和2.1 d。时间长短的控制是处理时的关键问题,2种棘豆砂磨赤霉素处理均以24 h为最佳,浓硫酸处理分别以5 min和10 min为最佳。热水浸种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2种棘豆的萌发率,但对萌发进程和平均萌发时间几无影响。悬岩棘豆在砂磨后用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24 h时萌发最好,而米尔克豆种子在浓硫酸处理种子10 min时萌发最好。  相似文献   
7.
四季报春     
正[1月]四季报春进入盛花期,每周浇水2次~3次,每2周施肥1次。每月增施1次磷钾肥。若需要留种,用毛笔进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结实率,同时摘除开残的花瓣,不留种花后应及时剪除花枝。[2月]盆栽花株,其日常管理同上月。盆花不宜多搬动,容易造成叶片破损或花瓣掉落。施肥时,肥液切忌沾污叶片,避免叶片发焦干枯。[3月]盆栽植株,每1天~2天浇水1次,但盆土不宜过湿。加强对蚜虫和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种子大小是种子的重要属性之一,而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在青藏高原东缘收获的17种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温度条件(10、15、20、25℃)室内萌发试验,研究了温度对种子大小与种子萌发特征(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死亡率及真菌侵染率)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上,种子大小与种子发芽率、真菌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而与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及死亡率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 0.05)。2)在10℃条件下,种子大小与种子发芽率无显著相关关系(P> 0.05),但在15、20和25℃条件下,种子大小与发芽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随着温度升高相关性增强(P <0.05)。3)在各温度条件下,种子大小与真菌侵染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且在25℃条件下两者相关性最强。因此,温度的增加不仅可以提高大粒种子的发芽率,同时也增加了其遭受病原真菌侵染的风险。本研究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植物种子的萌发与存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东北刺人参种胚形态后熟过程中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沈海龙  纪玉山  王红 《种子》2007,26(12):45-47
通过对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种子后熟期间胚形态的解剖观察发现:东北刺人参果实成熟时种胚尚未分化完全,处于心形胚阶段,这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在暖温处理过程中逐渐完成种胚的分化与生长,种子胚分化和发育的速度不一致,从而导致种子休眠程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小麦加代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彬 《种子》2004,23(7):43-46
文章综述了小麦加代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破除种子休眠技术和根据冬性、半冬性小麦的温光特性进行春化处理、温光调控来缩短世代周期,达到一年多代的目的.简述了小麦加代的必要性、概念、意义、研究历史概况和加代材料的选择方法以及加代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