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抗真菌γ—硫堇蛋白Rs—afp1基因导入苹果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皇家嘎啦”(Royal Gala)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为试材,在绿色组织特异表达的菠菜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激活酶(Rubisco-activase)启动子(RCAP)驱动下,将抗真菌γ-硫堇蛋白(γ-thionin)Rs-afp1基因和uidA(gus)基因导入白化茎段外植体,获得了nptⅡ抗性植株。转化体经PCR和Southern blotting杂交检测,证实了γ-硫堇蛋白Rs-afp1基因和gus基因已经整合到苹果的染色体组上。gus染色证实了RCAD启动子在苹果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转基因植株已移栽于大田,进行农业性状鉴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转基因的办法提高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对叶部病害和幼果期侵染果实病害的抵抗能力。[方法]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绿色组织特异表达的菠菜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激活酶(Rubisco activase)启动子(RCAP)驱动下的α堇蛋白DB4基因转入到“皇家嘎啦”苹果叶片外植体中。[结果] PCR、Southern blotting分析及GUS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苹果基因组上。[结论]获得了转α堇蛋白DB4基因的转基因苹果。  相似文献   
3.
茶黄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综述说明了茶黄素的来源,结构,功效及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氧化还原介体可以有效的促进电子从微生物细胞内传递到电池阳极上.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在不加介体情况下,普通变形菌电池性能优于大肠杆菌.对微生物和氧化还原介体的组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变形菌和硫堇的组合极化曲线趋于平坦,性能比较稳定.功率可达到128.8mW/m2.另外,在加入硫堇后,电池内阻由1724Ω降为200Ω,内阻降幅为88.4%.当0.25mmol/L Fe(Ⅲ)EDTA和0.5mmol/L硫堇混合时,功率可达169.3mW/m2,优于单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5.
选取四头健康奶牛子宫的子宫角,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对子宫全层进行连续切片.分别应用苏木素-伊红、硫堇、中性红、甲苯胺蓝、阿尔辛蓝-藏红T五种染色法进行染色,来显示肥大细胞.结果表明,甲苯胺蓝染色法显示肥大细胞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 ,将抗真菌r -硫堇蛋白Rs -afp1基因导入黄淮稻区主栽品种豫梗 6号的胚性愈伤组织 ,获得了 8株转基因植株 ,Gus染色和PCR分析表明 ,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
以‘国光’苹果(S1S2)花粉为材料,成功构建了酵母pGADT7-cDNA文库,转化效率约为1.2×106.μg-1,插入片段大小在300~2000bp之间。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用苹果S2-RNase的C2HVC3区筛选文库获得一个长505bp的cDNA片段,经分析发现该cDNA序列上有一个261bp的开放阅读框(ORF),该ORF编码一个具N端信号肽的多肽,该成熟多肽由64个氨基酸组成,富含带正电荷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C端有8个半胱氨酸和一个γ-硫堇功能域,结构预测显示其具有一个α螺旋,3个β折叠,4个二硫键,由此,推断其为苹果γ-硫堇,命名为MdD1。RT-PCR分析发现:MdD1基因在‘国光’苹果叶片、萼片、花瓣、子房、花药和花柱等组织中都有表达,但花药中表达量最高。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MdD1除了与苹果S2-RNase的C2HVC3区互作外,还与S1-RNase的C2HVC3区,S1、S2-RNase的成熟多肽区存在互作。初步认为:苹果γ-硫堇可能通过与S-RNase非特异性互作,作为花粉非S因子参与自交不亲和反应。  相似文献   
8.
抗真菌γ-硫堇蛋白Rs-afp1基因导入苹果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皇家嘎啦”(RoyalGala)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为试材,在绿色组织特异表达的菠菜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激活酶(Rubisco-activase)启动子(RCAP)驱动下,将抗真菌γ-硫堇蛋白(γ-thionin)Rs-afp1基因和uidA(gus)基因导入白化茎段外植体,获得了nptⅡ抗性植株.转化体经PCR和Southern  相似文献   
9.
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氧化还原介体可以有效的促进电子从微生物细胞内传递到电池阳极上,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在不加介体情况下,普通变形菌电池性能优于大肠杆菌。对微生物和氧化还原介体的组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变形菌和硫堇的组合极化曲线趋于平坦,性能比较稳定,功率可达到128.8mW/m2。另外,在加入硫堇后,电池内阻由1724Ω降为200Ω,内阻降幅为88.4%。当0.25mmol/L Fe(Ⅲ)EDTA和0.5mmol/L硫堇混合时,功率可达169.3mW/m2,优于单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10.
抗真菌γ -硫堇蛋白Rs-afp1基因导入丰产梨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童期长,自交不亲和,杂合程度高,进行常规杂交育种改良相当困难。而采用遗传转化手段,将期望性状引入现有品种,不会出现基因的大量重组,也避开了童期的干扰。该技术已使许多作物获得了抗病的基因工程植株。本实验通过采用光诱导绿色组织特异表达的启动子Rubisco-acfivase(RCAP)驱动,将对真菌具有广普抗性的Rs-afp1,基因导人,建立了梨农杆菌转化体系,为进一步选育抗病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