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0篇
  49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干旱缺水的大同来说,盐碱地是十分宝贵的土地资源,做好人口密集、水源丰富,地势平坦的盐碱地的改造,是大同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就大同盐碱地的特性和盐碱地改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了全面的阐述,希望对今后的盐碱地开发治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溶质类型与矿化度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研究土壤水分运动与调控等方面的重要科学依据。以往土壤水分特性曲线的研究关注土壤孔隙特性的影响,而对土壤液体的影响关注较少。为此,本研究以甘肃省秦安县果园黑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矿化度(0、1、3、5、10 g L-1)的NaCl和Na2SO4溶液对土壤脱水曲线及拟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质的矿化度对土壤饱和含水量有一定的影响,低矿化度(3 g L-1)仅对低吸力段(pF2.5)水分特征曲线有影响,高矿化度(≥3 g L-1)对整个吸力段(pF在0~4.2)水分特征曲线有影响,其中矿化度为5 g L-1的NaCl和Na2SO4处理土壤容积含水量最小,且较对照差异最大。相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溶液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变化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对α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θs,再次为n。NaCl对参数α和n变化率的影响均随矿化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Na2SO4对参数α和n变化率的影响随矿化度的增大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且NaCl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大于Na2SO4。  相似文献   
3.
<正>1无公害桃的栽培适宜条件桃是极喜光树种。园址宜选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的砂壤土,并要求排水良好,土壤pH值77.5,地下水矿化度不大于1 g/L。果园周围根据需要设置防护林带,乔灌结合,乔木以杨树为主,灌木以花椒、紫穗槐为主。防护距离为树高的25倍。栽植株距37.5,地下水矿化度不大于1 g/L。果园周围根据需要设置防护林带,乔灌结合,乔木以杨树为主,灌木以花椒、紫穗槐为主。防护距离为树高的25倍。栽植株距35 m、行距55 m、行距56 m。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为4∶1,可采用行列式栽植或混合栽植。需要授粉的品种可用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灌区向日葵利用微咸水进行灌溉的适宜矿化度及可行性,采用淡+咸+咸畦灌模式,在向日葵苗期采用淡水灌溉,现蕾期、灌浆期采用不同矿化度微咸水2.5 g/L(KX2)、3.0 g/L(KX3)、3.5 g/L(KX4)、4.0 g/L(KX5)进行灌溉,并以全生育期淡水灌溉(KX1)为对照,研究微咸水灌溉对向日葵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籽粒中的蛋白质和油酸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亚油酸和脂肪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减小,棕榈酸和硬脂酸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VE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部分品质指标之间具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蛋白质与油酸、亚油酸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脂肪与脂肪酸各组成指标(亚麻酸除外)、VE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脂肪酸各组成指标中除了棕榈酸与其他脂肪酸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脂肪酸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脂肪-油酸、亚油酸-蛋白质呈正"S"变化趋势,脂肪-亚油酸呈倒"S"变化趋势;脂肪-VE、油酸-蛋白质是正相关线性关系,亚油酸-油酸是负相关线性关系,且亚油酸和油酸的相关度很高.不同处理籽粒品质指标平均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KX5>KX4>KX2>KX3>KX1,品质指标综合得分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处理向日葵平均产量依次为:KX3>KX1>KX2>KX4>KX5,产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当灌溉水矿化度为3.5 g/L时,既不会造成向日葵大幅度地减产,又能提高其品质,是比较合理可行地微咸水灌溉浓度.  相似文献   
5.
在三次采油技术中,聚合物驱油是较为成熟的技术。经试验证明,它具有高效、投入产出比高、稳产、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目前使用的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大多在1800万左右,由于这类聚丙烯酰胺不具备耐温抗盐的性能,仅适合于地层温度低,矿化度较低的矿区。然而我国的大部分油藏都是高地温,高矿化度地层,地层的温度多在70℃以上,矿化度也多在4000ppm以上,因此开发耐温抗盐的驱油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浅埋地下水区域的地下水环境是影响土壤盐渍化的直接因素。为调控合理的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以防控区域盐渍化,以河套灌区永济灌域为研究区,运用指示Kriging法比较了春灌前和生育期不同阈值条件下土壤表层含盐量、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的概率分布,从概率空间分布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时期防治土壤盐渍化的地下水临界埋深和矿化度。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属于中等变异性,土壤表层含盐量和地下水矿化度属于强变异性。春灌前较生育期土壤表层盐渍化高风险区扩大、浅埋地下水高概率区缩小、地下水矿化高风险区缩小。春灌前永济灌域土壤表层发生轻度、中度盐渍化时的地下水埋深临界值分别为2.6、2.2 m,地下水矿化度临界值分别为2.0、2.5 g/L;生育期土壤表层发生轻度、中度盐渍化时的地下水埋深临界值分别为2.2、1.8 m,地下水矿化度临界值分别为2.5、3.0 g/L,春灌前更易发生土壤盐渍化。春灌前较生育期土壤盐分受外界因素(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小,且土壤表层含盐量、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变异性也相对较小,地下水环境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更强烈。研究区北部、东南部和中部小部分区域为地下水埋深小于临界值且大于矿化度临界值的高概率区,是土壤返盐的高风险区,建议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的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积水入渗条件下矿化度对酸性红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为我国南方非常规水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土柱入渗试验,以蒸馏水灌溉(CK)为对照,探究不同矿化度水(1、2、3、5、10 g/L)入渗下南方红壤水分动态运移、水盐分布及土壤pH值变化,并量化矿化度与入渗模型参数关系。【结果】与CK相比,1~10g/L处理抑制红壤水分入渗,同一时刻累积入渗量表现为CK1 g/L处理5 g/L处理2 g/L处理3 g/L处理10 g/L处理。5 g/L处理持水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单位时间湿润锋运移距离小于CK和1、2 g/L处理。Kostiakov公式较Philip方程能更精确描述1~3 g/L处理红壤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变化,矿化度大于3 g/L时则相反。红壤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运移距离符合线性关系,红壤持水能力、入渗模型参数与矿化度关系均满足三次多项式(R20.95,RMSE0.06)。1~5 g/L处理可使5~25 cm土壤平均含水率增加0.09%~4.61%,各处理土壤EC值和Na~+、Cl~-质量分数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矿化度对25~40cm范围土壤盐分的影响小于上层土壤。与CK相比,1~5g/L处理加剧红壤酸化,10 g/L处理则增加土壤pH值。【结论】矿化度对土壤酸化和分散作用程度不同是造成红壤水盐运移特征差异的原因,南方红壤区非常规水安全利用需综合考虑矿化度作用下土壤水盐、酸碱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8.
咸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咸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适宜其生长的咸水范围,为滨海咸水区芦苇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芦苇幼苗为研究对象,设定2~14g/L之间7个咸水矿化度水平,以淡水灌溉为对照,研究芦苇在不同矿化度咸水作用下的形态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适宜芦苇生长的咸水矿化度范围。结果表明,随着矿化度的升高,芦苇的株高、茎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芦苇的分蘖数受盐分的影响较小,大于8g/L的咸水处理,芦苇株高显著低于对照。随着咸水矿化度的升高,芦苇叶片质膜透性、Pro含量、MDA含量与抗氧化系统酶(SOD、POD、CAT)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g/L咸水灌溉时,这些生理指标与对照间有明显差异。因此认为,芦苇耐盐性较强,矿化度低于6g/L的灌溉水基本不影响芦苇幼苗的生长,芦苇可以在地下水矿化度低于6g/L的区域种植,或适宜矿化度低于6g/L的灌溉水灌溉。  相似文献   
9.
Increasing salinity of the groundwater is one of major challenges faced by agricultural sector in West Bank/Palestine.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Lower Jordan Valley (LJV) under greenhouse field condition, where an area of 0.12 ha was irrigated with 3.5 dS/m magnetic treated water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2012/2013. The results of this pilot project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 yield of red and yellow bell pepper of about 20% and 18% on fresh weight basis, respectively. Water use efficiency increased by 15% and an increase in shelf time of 7 d were also recorde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rai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eaves of treated plan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led one by 2.5 mg/g. Bell pepper irrigated with magnetic water produces 37% more four champer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led one.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ere no clear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height of the plant, number of fruits, distance between nods, size of fruits, number and thickness of walls and sugar contents. Applying visible/near infrared (VIS/N|R) spectroscopy test show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reated and controlled bell pepper fruits.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MVDA)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fruit and it was found that treated and controlled fruit samples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water treatment. An increase in all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was found in fruits irrigated with magnetic treated wat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led one. Further testing is needed especially by involving other variables such as decreasing the volume of irrigated water and fertilizers.  相似文献   
10.
由于咸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离子,当咸水进入土壤后,会引起土壤物理特性改变,从而影响土壤的入渗特性.为了分析单因素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进行了不同矿化度和钠吸附比(SAR)的咸水一维垂直积水入渗试验.结果表明:咸水的土壤表征饱和导水率在2.99 g/L时存在突变现象,并达到最大值;当矿化度为3 g/L,而SAR不同的水入渗时,SAR在8.15(mmol/L)1/2时,饱和导水率达到最大值;当SAR大于8.15(mmol/L)1/2时,饱和导水率呈下降趋势.利用Green-Ampt模型及一维代数入渗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可以描述咸水入渗特征,但相关参数具有不同于淡水的变化特征.通过对累积入渗量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分析得知,长历时入渗的情况下,Green-Ampt模型较精确;在短历时入渗情况下,一维代数入渗模型较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