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6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800篇
林业   2538篇
农学   831篇
基础科学   1470篇
  1063篇
综合类   5851篇
农作物   470篇
水产渔业   480篇
畜牧兽医   1382篇
园艺   951篇
植物保护   265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428篇
  2016年   516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895篇
  2013年   896篇
  2012年   1107篇
  2011年   1139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1054篇
  2008年   1095篇
  2007年   924篇
  2006年   706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1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碳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草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但草原资源本底不清,限制了草原的科学管理.按照牧区、半牧区、林区草原资源的差异性,分别选择典型县域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草地认定标准差异、资源自身空间上的重叠、精度差异等方面原因,三调初步成果与原有的调查资料草地面积总量和空间分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国土三调初步成果的图斑区划和属性因子不能满足草原资源经营管理的需求,应在三调的基础上进行经营区划和调查;草班和小班的区划要满足不同区域草原资源管理和经营的需要,调查内容包括类型、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大,各地用肥需遵守相应的施肥原则。东北寒地单季稻区当地应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当地施肥应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优化钾肥用量。还要减少基蘖肥施氮量和比例,增加穗肥比例,使拔节期穗肥施氮比例达到30%左右。同时注意早施返青肥促分蘖早发,插秧后3天内施用返青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偏酸性地块应施用钙镁磷肥,偏碱性地块基肥选用p H较低的复合肥或复混肥,追肥少用或不用尿素。  相似文献   
4.
滴灌下生物质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生物质改良材料对滴灌盐渍土水、盐、肥运移过程的调控效应,采用土箱模拟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生物炭和腐殖酸两种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和再分布过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盐渍土壤水盐的时空动态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水分入渗驱动的盐分运移过程和蒸发扩散驱动的水盐再分布过程;铵态氮含量在时间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的运移再分布特征较弱;硝态氮含量初始时空分布表现出与水盐相似的运移特征,受铵态氮硝化作用的多重影响,后期空间分布与铵态氮空间分布相似;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大了入渗阶段土壤水、盐、氮的运移速率和分布范围;腐殖酸通过提高土壤田间持水率增大了再分布过程土壤水、盐、氮的分布范围和强度,同时其对尿素的水解和硝化过程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果。应用生物质改良材料在改变土壤物理性状进而调控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同时,还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运移过程及其分布,这为水肥一体化滴灌盐渍农田的节水、控盐、减肥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6.
7.
对腹状镰刀菌引起的橡胶树茎基腐病的治疗试验表明,刮除病灶,涂杀菌剂,用治疡灵涂封伤口的措施均降低了参试病树的病情级别,疗效显著,与只刮除病灶的对照相比,相对防效为69.6%。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室内装饰行业的不断发展,"轻装修,重装饰"理念带动了环境艺术设计中软装饰材料应用,软装饰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茶叶生产国,茶室作为我国传统茶叶销售、品尝场所,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茶室设计作为室内设计的关键部分,对茶室经营及茶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长期以来,茶室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在装修设计上比较保守,很难引起年轻消费者兴趣,逐渐在市场发展中衰落。鉴于此,本文首先对现代茶室软装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优势进行介绍;其次梳理茶室环境艺术设计中实际软装饰对意境营造和文化传承的帮助,以期对现代茶室的设计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潜力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潜力,以贵州当地的玉米秸秆、烤烟秸秆、水稻秸秆、锯木屑、玉米芯粉、中药渣、猪粪、牛粪、鸡粪为对象,研究其堆肥发酵后和高温炭化后的理化特性,并进行安全性利用评价,分析其基质化、肥料化和热解生物炭化的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堆肥后的有机废弃物容重为0.24~0.38 g/cm~3;有机碳含量为37.67%~55.94%;中药渣、猪粪、牛粪和鸡粪的电导率(EC值)较泥炭高47.62%~190.48%;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玉米芯粉和牛粪培养的黑麦草种子发芽指数为0.81~0.98,接近于泥炭;除玉米芯粉外,其他有机废弃物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0.7。各有机废弃物低氧高温热解后的生物炭有机碳含量为30.52%~48.98%、pH值为8.75~11.56、比表面积为13.36~102.16 m~2/g。综上,堆肥后有机废弃物具有良好的通气结构、持水性能和丰富的矿质营养,通过科学配比,具有成为优质栽培基质和有机肥原料的潜力;低氧高温热解后的生物炭养分丰富,比表面积较大,具有成为土壤改良剂、重金属钝化剂和有机肥辅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国内外废纸回收利用现状,重点阐述了废纸在建筑填料、制备高附加值纤维衍生物以及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利用研究现状,并针对废纸材料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高吸水率和弱结合界面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