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6篇
  37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华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用早酥与八云杂交育成的梨树新品种,1999年命名,2000年通过辽  相似文献   
2.
有机肥对滇中红壤烤烟坡耕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滇中坡耕地产流产沙与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肥料合理施用及坡耕地土壤侵蚀状况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滇中二龙潭小流域红壤烤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在施用相同化肥的基础上,设置6种有机肥用量处理,分别为0 kg/m~2(CK)、0.25 kg/m~2(T1)、0.50 kg/m~2(T2)、0.75 kg/m~2(T3)、1.00 kg/m~2(T4)和1.25 kg/m~2(T5),选取4场自然降雨,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条件下坡耕地径流及其泥沙中的氮磷流失特征。【结果】(1)4场降雨条件下,不同处理的径流量和产沙量无显著差异,而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对径流量和产沙量影响较大。(2)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径流中总氮(TN)、NO_3~--N、NH_4~+-N质量浓度总体降低,表现为CKT1T2T3T4T5;溶解态氮是径流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而NO_3~--N又是溶解态氮的主要组成部分。(3)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径流中总磷(TP)及PO_4~(3-)-P质量浓度明显降低,均表现为CKT1T2T3T4T5;径流中TP、PO_4~(3-)-P质量浓度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呈明显降低趋势。(4)在4场降雨过程中,泥沙中的TN和TP含量均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5)有机肥用量的增加降低了坡耕地TN、TP流失总量,TN流失以径流输出为主,TP流失以泥沙输出为主。【结论】探明了自然降雨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后红壤坡耕地氮磷流失规律,为减少研究区氮磷流失量,雨季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农事活动,暴雨情况下应控制氮磷的输出,并可以通过增加有机肥用量和减少化肥用量的方式降低氮磷的输出。  相似文献   
3.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导致该地区目前供水紧张,加剧了该区供水矛盾,水问题已逐渐成为该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因素。从滇中地区水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程度,滇中地区缺水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滇中高原调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 BMY 牛在大姚县内的推广应用情况及其与滇中黄牛的改良效果(特别是生长性能的变化),以大姚县推广的 BMY 牛公牛或冻精为父本、滇中黄牛母牛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 BMY 杂交牛,并测定了该杂交品种12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和体尺(包括体斜长、体高、十字部高、胸宽、胸深、腰角宽、尻长、胸围、腹围、臀围及管围).结果显示:BMY 杂交牛12月龄与18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整体水平高于滇中黄牛,且其在大姚区域内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表明 BMY 牛是值得大姚县重点推广应用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于2006年秋,引进51个花椰菜品种,在昆明市海拔1 920 m的试验地安排花椰菜引种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太白、一代神良100天、赛白80、玛瑞亚和白阳5个品种商品性优,产量性状也较理想,抗病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适宜在滇中地区种植,建议参加2007年的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6.
滇中高原区主要森林类型枯枝落叶层对降雨的截留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枝落叶层是森林植被对降雨再分配的第2作用层,也是对土壤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层次。在实测本区主要森林类型枯枝落叶量及其持水能力的基础上,采用100m2最大截留能力、100g枯枝落叶最大持水能力及最大持水率等指标对不同森林类型枯枝落叶量、组成及其发育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据云南省气象部门预测,2014年冬滇中及以西地区森林火险等级略高至偏高,高危等级范围较常年将有所增加,2015年春全省大部地区森林火险等级偏高,森林高火险期将有所提前,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为坚决打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火攻坚战,针对我省森林防火工作的实际及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对新一轮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缜密的部署安排。省政府、省森林防火指挥部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气候变化对耕地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为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选取滇中高原核心地区(昆明、玉溪和楚雄)为研究区,分析其主要气候因子及耕地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并探讨气候变化与其耕地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990-2019年,研究区及3市州的气候变化有显著的暖干化趋势,且变化趋势近似。其中,研究区的年均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而年降水量和Kira干湿度指数则呈显著下降趋势,3个气象要素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44℃/10a、-4.98mm/10a和-0.46/10a;昆明、玉溪及楚雄的3个气象要素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46℃/10a、3.852 mm/10a和0.41/10a,0.42℃/10a、3.796 mm/10a和0.36/10a,0.44/10a、7.029 mm/10a和0.61/10a。研究区的耕地作物种植结构呈显著旱化趋势:灌溉需水量相对较小的玉米、薯类、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重大幅上升,分别增长2.75百分点/10a、0.85百分点/10a、8.10百分点/10a、1.64百分点/10a;而灌溉需水量相对较大的水稻和小麦的播种面积比重快速下降,分别下降5.97百分点/10a和5.32百分点/10a。气候因子与耕地作物种植结构因子两组变量之间呈极显著的典型相关(置信水平为99%),3市州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915和0.919。【结论】研究区气候的暖干化趋势导致当地需水量大的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和耕地种植结构“旱化”。提出进一步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其“旱化”程度,增加经济效益高且需水量较小的作物比重,提升工程蓄水和环境蓄水能力,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等研究区适应气候暖干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2022年总目录     
伴随全球气候变化关注度提升,植物碳汇研究愈发得以重视,其中陆生灌丛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滇中地区不同样地的69个样方中12个主要灌丛生态系统生物量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关系、分配格局、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丛的地上生物量(AGB)、地下生物量(UGB)和根冠比(R/S)分别介于1.13~2.03、0.62~1.49 t/hm2和0.38~0.84。群落和物种的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拟合斜率为异速分配生长关系,植被的根冠比数值较其他植被类型更小。灌丛碳密度、凋落物总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均值分别为(60.43±22.12)、(25.60±7.32)、(24.71±20.06)t/hm2和(110.74±35.34)t/hm2。灌木层碳在根茎叶间分布含量差别不大,主要在茎部(35.57%),草本层碳主要分配在地下部分中(15.06%~60.45%)。年均温度(MAT)和年均降水(MAP)对生物量及根冠比的相关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开展耕地适宜评价是编制农业发展规划,优化耕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以易门县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立地因素、土壤条件、管理条件3个主导因素9个评价因子构成了该区域的评价体系。依据土地适宜性分析的数学评价模型,利用加权指数和法、限制因素法、层次分析法,并结合GIS空间分析、统计软件,得出易门县100 m×100 m栅格精度的耕地适宜性等级。分析统计了易门县各乡镇适宜耕地数量、人均适宜耕地面积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得出:在数量上,该县耕地23981 hm2中,最适宜类6956 hm2中,最适宜类6956 hm2,中等适宜类14424 hm2,中等适宜类14424 hm2,临界适宜类2162 hm2,临界适宜类2162 hm2,不适宜类439 hm2,不适宜类439 hm2;人均耕地面积为0.14 hm2;人均耕地面积为0.14 hm2,中等适宜类以上占到89%。在空间上,易门县耕地适宜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最适宜类和中等适宜类集中分布中西部平坝地区;临界适宜类和不适宜类主要分布在南部、西北部高山区域。最后,以耕地适宜等级大小为农作物布局依据,为作物空间布局指明了宜烟草、宜林、应改良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