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3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5篇
  4篇
综合类   522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毛豆是以绿色嫩豆粒作为蔬菜食用的大豆,根据花序的生长特性可分为有限生长和无限生长两大类型。毛豆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来,在淮北地区通过采用春季地膜覆盖种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已成为当地优势蔬菜品种之一。1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毛豆对土壤要求不甚  相似文献   
2.
小麦出苗后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和一些微量营养元素,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供给本身生长发育和形成籽粒。土壤中可供小麦吸收的养分包括土壤自身的肥力和当季施人的肥料两部分。根据生产实践和淮北地区土壤的肥力水平,种麦当季不施肥,正常情况下,667平方米小麦产量可达200千克。如计划667平方米产400千克,就需要由当季施肥补充生产200千克籽粒所需的肥料。  相似文献   
3.
荷兰豆系采收嫩荚的食用荚豌豆,风味独特,色泽鲜绿,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我地从1992年开始引进试种,现已形成近2万亩的生产规模.经技术人员的不断探索,已掌握一套行之有效适宜淮北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苏种 《当代农业》2011,(5):24-26
一、连粳7号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008。来源与类型:原名“连05-45”,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镇稻88×中粳8415)F3为母本,(中粳川-2×武育粳3号)F1为父本杂交,于2005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许长青  盛焕银  徐艳 《种子科技》2011,29(12):42-43
徐麦3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周91098作母本、徐州25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0704),适于江苏淮北地区早中茬口中高肥力水平田块种植。2008年开始引入我市示范,2010年被确定为我市小麦主推品种,2010~2011年度在江  相似文献   
6.
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喷施10%国光矮丰可湿性粉剂,研究不同喷施时间和喷施次数对防止小麦倒伏的效果。结果表明:化控药剂10%国光矮丰可湿性粉剂在越冬前或拔节前使用对小麦相对安全,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从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和理论产量而言,化控剂的合理施用应该选择在11月25日至翌年2月20日喷施1次10%国光矮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但是具体施用的时间仍可进一步研究优化。  相似文献   
7.
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进行近年来表现突出的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冠麦1号、徐麦33、淮麦33、明麦1号、徐麦9158、保丰5号表现为高产、多抗、广适,适合在睢宁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淮北地区水稻机播水平,总结了淮北地区水稻机播超高产栽培技术,重点包括:品种选择、关键技术选用、育秧、栽插、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详细阐述了淮北地区麦茬夏大豆缺苗断垄的形成原因,并从选用良种、机械播种、早播等方面提出了预防补救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淮北地区水稻机插秧推广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当前淮北地区水稻种植现状,指出制约机插秧推广的因素,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