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曹越  李大彪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8):2778-2786
乳脂肪是高质量的天然脂肪,其可为人类提供营养和能量,在各种膳食脂肪和油类中,是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乳脂肪是在乳腺中由从头合成或外源摄取的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形成的一种脂类物质,其含量的高低关系着牛奶品质的优劣和乳制品的加工特性。在奶牛的泌乳周期中,乳腺泌乳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内分泌腺分泌的多种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脂的合成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综上所述,作者介绍了氢化可的松、催乳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4种泌乳相关激素对BMECs乳脂肪合成的调控机理,即从乳脂合成适宜的激素添加量、激素对乳脂球形态的影响方面初步阐释其调控作用,并从乳脂合成的关键酶及转录因子、激素对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方面深入阐释其作用机理,旨在为研究泌乳相关激素对奶牛乳腺内乳脂肪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7,(9):1763-1765
从不同角度评价氢化可的松诱导的SD大鼠肾阳虚模型,以验证此造模方法的可行性。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氢化可的松后肢肌肉注射造模15d,期间观察大鼠体征变化并测体质量、体温。15d后,心脏采血,脱颈处死大鼠,取相应脏器测质量并计算胸腺、脾脏脏器指数;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雌二醇(E2)、睾酮(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生长激素(GH)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减轻(P<0.01),体温显著下降(P<0.01),脏器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浆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T3、T4、E_2、T、ACTH、CORT、GH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肾阳虚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添加亚油酸条件下不同剂量硝酸钠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脂肪酸组成及相关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本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母水牛,以精粗比40∶60为底物进行瘤胃液体外发酵试验。试验组硝酸钠的浓度分别为1、2、3 mg·mL-1,对照组不加硝酸钠,每组均添加0.25 mg·mL-1的亚油酸,每组各5个重复。在体外培养3、6、9、12、24 h时测定产气量和甲烷产量,24 h结束培养,测定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脂肪酸含量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了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P<0.05);2)添加硝酸钠pH值和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升高(P<0.05),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对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3)添加1 mg·mL-1硝酸钠,C18:2cis-9,trans-11、C18:2trans-10,cis-12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UFA/SFA)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C20:5n3 (EPA)含量显著高于添加3 mg·mL-1硝酸钠组(P<0.05),添加2 mg·mL-1硝酸钠C22:6n3 (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添加硝酸钠组原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2、3 mg·mL-1硝酸钠产甲烷菌数量显著低于添加1 mg·mL-1硝酸钠组(P<0.05),添加1 mg·mL-1硝酸钠总细菌、真菌、溶纤维丁酸弧菌、蛋白分解丁酸弧菌、非典型丁酸弧菌、亨氏丁酸弧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由此可得,体外法添加1~3 mg·mL-1硝酸钠和0.25 mg·mL-1亚油酸在维持水牛TVFA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甲烷含量,且1 mg·mL-1硝酸钠能促进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CLA),优化脂肪酸组成,并能增加大多数瘤胃微生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正>眼睑结膜和眼球结膜的炎症称为结膜炎,各种家畜都可发生,而且是最常见的眼病。1病因引起结膜炎的原因很多,有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刺激因素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眼睑保护机能失调和结膜组织抵抗力降低后,灰尘、砂土等异物进入结膜囊内而引起的,或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后,潜伏在结膜囊内的病原菌感染引起的。2症状主要表现是羞明、流泪、结膜潮  相似文献   
6.
弓剑 《饲料研究》2012,(10):19-21
反刍动物乳肉产品是人类摄取共轭亚油酸(CLA)的主要来源,但反刍动物乳肉产品中CLA的含量较低,CLA及CLA在乳腺和脂肪组织中的合成前体十八碳单烯酸是不饱和脂肪酸瘤胃生物氢化的中间产物,深入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瘤胃生物氢化过程和代谢途径有助于通过瘤胃调控有针对性地提高反刍动物肉奶产品中CLA的含量.综述不同瘤胃微生物对脂肪酸的生物氢化作用及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生物氢化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为进一步调控反刍动物乳肉脂肪酸组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乳脂率是衡量乳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牛奶的乳脂率一般为3%~5%。提高乳脂率的主要途径有多种,本文主要介绍饲料营养对牛奶乳脂率的影响。1碳水化合物对乳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奶牛在泌乳前期,尤其是高产奶牛,能量负平衡不仅会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还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增加奶牛代谢疾病的发生,增加奶牛淘汰率,缩短奶牛的使用寿命,从而严重影响奶牛企业的经济效益。补充瘤胃保护脂肪是解决上述问题重要而经济可行的途径。奶牛补充瘤胃保护脂肪时,必须  相似文献   
9.
兽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常用的有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这类药物不宜长期应用。如果长期大量应用,就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自制非贵金属纳米催化剂Ni/Al2O3-MxOy催化松香的氢化反应。结果表明,松香氢化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10℃、反应压力4.5 MPa、反应时间2 h、催化剂用量2.5%、搅拌转速500 r/min,在此条件下枞酸转化率可达98%以上,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