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4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研究了苯甲醛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以及混合催化剂物质的量比对合成肉桂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醛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为1∶3,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170℃,催化剂为氟化钠/碳酸钾(其物质的量比为1∶2)时,肉桂酸的产率达76.6%。该工艺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产率,并且该方法简单,环境污染小,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Ames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酶技术研究了氟化钠(NaF)对TA98和TA100两个组氨酸缺陷型菌株的致突变和抗突变活性。结果表明,NaF对所试微生物缺乏致突变活性,且在中毒浓度下(>2000μg·皿-1)降低了试验菌株的回复突变频率;NaF对已知的阳性致突变物也未显示抗突变效应。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氟对禽类的毒性影响,选用1日龄罗曼褐蛋鸡56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经饮水添加不同量的氟化钠,1次性灌喂,观察7 d内动物中毒死亡情况,计算LD50等指标.结果:急性LD50及其95%可信限分别为960.48 mg/kg,594.72~1 326.24 mg/kg.结论:鸡对氟的耐受量较大,禽产品中氟残留量不容忽视,它可能危及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探讨了不同浓度氟化钠对草鱼肝脏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氟化钠暴露浓度分别为0、40、80、120 mg/L,每组设2个平行,连续暴露30 d,取肝脏组织制备切片,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30 d后氟化钠试验组草鱼肝脏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石蜡切片上可观察到试验组草鱼肝细胞索紊乱、断裂,细胞出现空泡变性且病变程度随氟化钠浓度升高而加重,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试验组草鱼肝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脊模糊或缺失,线粒体数量减少,胞质中出现空泡。结果表明,氟化钠短期暴露可对草鱼肝脏组织造成损伤,且损伤程度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5.
李砧  胡涛  李艳晖  乔凯  王璐  石瑛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165-168
用不同浓度的氟化钠溶液对金鱼藻进行培养,研究氟化钠对金鱼藻生长和生理作用的影响,并测定金鱼藻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中氟化钠浓度以及培养时间的增加,金鱼藻的叶绿素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当氟化钠浓度较低时,金鱼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较大,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较小;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增加,SOD 酶活性逐渐减小,POD酶活性逐渐增大。丙二醛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在整体上有所下降。通过测定溶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0 mg/L氟化钠浓度下,金鱼藻去氟的效果最好,培养4 d时去除率最高、为38.55%。金鱼藻在受到氟污染时可以很好地启动自身的防御机制,对氟有良好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氟化钠对雏鸡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弄清氟对禽类的毒性影响,选用1日龄罗曼褐蛋鸡56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经饮水添加不同量的氟化钠,1次性灌喂,观察7d内动物中毒死亡情况,计算LD50等指标。结果:急性LD50及其95%可信限分别为960.48mg/kg,594.72~1326.24mg/kg。结论:鸡对氟的耐受量较大,禽产品中氟残留量不容忽视,它可能危及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有机氟化物和无机氟化物单一及联合暴露对斑马鱼(Danio rerio)肝脏的毒性效应,本研究将雄性斑马鱼随机分为对照组、氟化钠(NaF,无机氟)暴露组、全氟辛烷磺酸(PFOS,有机氟)暴露组、NaF+PFOS(无机氟及有机氟联合)暴露组,经15、30 d暴露试验后,检测了血液硝基蓝四氮唑(NBT)阳性细胞数及肝脏抗氧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并观察了暴露对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暴露15 d后,NaF和PFOS单一暴露组NBT阳性细胞数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显著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暴露30 d后,NaF单一暴露组NBT阳性细胞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下降,而MDA含量显著升高,联合暴露组酸性磷酸酶(ACP)、CAT活性较PFOS单一暴露组显著降低;而NaF+PFOS联合暴露15、30 d后均具有叠加效用。综上,NaF和PFOS单一及联合暴露均能对斑马鱼肝脏组织结构及抗氧化和免疫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本研究可为氟化物生态毒性效应的研究提供思路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氟化钠对小鼠成骨细胞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mRNA表达比率的影响,选取新生小鼠颅盖骨,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取其第3代成骨细胞,在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钠(10^-7、10^-6和10^-5mol/L),并分别培养24、48、96和144 h,从细胞板贴壁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RANKL与OPG mRNA表达比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氟化钠增加了RANKL/OPG mRNA的表达比率,且呈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培养48 h时,RANKL与OPGmRNA的表达比率显著增加(P〈0.01)。本实验浓度的氟化钠能够增加小鼠颅盖骨成骨细胞中RANKL/OPG mRNA的表达比率。  相似文献   
9.
家蚕多丝量品种9601×92添食不同质量分数的氟化钠水溶液,随着氟化物质量分数的增加,中毒致害症状越明显,死亡率也随之上升,食下含氟化物的桑叶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受害程度越大,长期用含氟质量分数70×10-6以上的桑叶喂蚕,龄期延长,发育显著不良,部分死亡,产茧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奶山羊为试验动物,按体重灌服氟化钠复制奶山羊氟病模型,通过对一氧化氮自由基代谢的检测,进一步深入地探讨氟病的发生机理.结果表明:氟可促进机体生成一氧化氮自由基,对机体造成一系列损伤,构成了氟损伤机体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