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春节以来,民工荒问题再次出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了民工荒产生的历史根源及生成逻辑,并指出民工荒的产生是由于双方对于心理契约的违背,最后得出结论:重建心理契约是化解民工荒、构建劳资双方和谐关系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2.
“民工荒”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工荒”现象一出现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各个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他们就“民工荒”的本质、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这一问题出现的意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作者在总结最近几年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OLS法对1990-2009年的可能影响农民工工资上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考扩招、消费结构改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通货膨胀以及农业税费改革等因素对于农民工工资上涨都有显著影响,当前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劳动力曲线向左上移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有1.5亿~2亿剩余劳动力,并且每年以500万的速度递增,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形成这样的论断:20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是土地问题,21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则是就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是我国农村发展最迫切的现实需要。但2003年以来,在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进程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民工荒”,并且愈演愈烈,这有悖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动因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和剖析。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外出务工就一直成为我国突出的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涌入城市的大量农民工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4年年初,广东东莞首次出现民工短缺。之后,迅速波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并且有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趋势。近几年,"民工荒"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从"民工荒"的现状,成因以及应对"民工荒"可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民工荒"与农民工劳动与就业保障措施不完善有关,通过描述农民工缺乏劳动和就业保障的状况,发现企业和农民工只顾短期利益而牺牲农民工获取劳动和就业保障的权益,因此必须依靠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立法以及实施相关经济发展政策构建有效的农民工劳动和就业保障体系以应对"民工荒"。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刘易斯模型,采用调查问卷、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当前的农业就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就业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个体特征、农业就业的时间分布、农业就业的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新的矛盾与问题。其成因,既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收入分配制度、土地制度等制度性原因;又有劳动力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个体特征原因。要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农地制度改革,加大政府对农业就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变就业观念方面,寻求根本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春林  温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62-8763
对珠三角地区"民工荒"进行了分析,并从国家、企业、农民工3个不同角度分别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出口导向型主导增长模式的双重作用下,使得我国有限的劳动力要素市场面对近乎无限的世界产品市场;在农民工供给增长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使得全局性的"民工荒"不可避免。针对这种"民工荒"问题的新动向,本文提出了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出口导向模式渐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民工荒”现象尤为突出.这对于复混肥这种高强度劳动力行业来说,严重阻碍了复混肥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农民工短缺的原因及其对复混肥行业的冲击,针对性地提出复混肥行业应对农民工短缺问题的对策和建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