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7篇
  4篇
综合类   30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406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围产期(前前15天至产后15天),也称为奶牛的病理期,因为大多数的奶牛发病和死亡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现将奶牛围产期的常发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哈哈镜     
《山东饲料》2009,(7):40-40
银屑病目前被认为是多基因遗传病.关于遗传方式,有认为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有不完全外显率,亦有认为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3.
4.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mura)是鲜食大豆常发性害虫。常年发生量大。为害期长、危害重。为进一步明确大豆蚜在鲜食大豆上的分布规律。提高测报和防治水平。我们于2004年8月中旬夏末大豆初花期。在淳安县姜家镇霞五村,对该虫在大豆田中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测定,获得了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5.
6.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由大肠杆菌引起,常发病于仔猪生后3d之内;以拉黄色稀便为特征;该病在同窝仔猪中传染快,死亡率高,一旦发生会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对呼伦贝尔盟极轨气象卫得NOAA/AVHRR资料进行研究,选用RVI和PF1两种植被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该盟常绿林的分布图和面积。并通过分析表明,RVI和PF1植被指数均可用子探测大面积常绿林,但对小片常绿林PF1植被数更为敏感。该资料用于常绿林分布和动态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动物急性和慢性阴肾黄,俗称外肾黄、睾丸黄,属于子痈的范畴.西医称急性睾丸炎、慢性睾丸炎和睾丸炎,是雄性动物泌尿生殖外科常发病之一,本病从幼龄到成年动物均可发生.常用的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不佳,并发症较多.笔者自2000年以来,通过临床试验性治疗,筛选出加味如意金黄膏治疗动物阴肾黄50例,治愈率100%,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勇 《北方牧业》2006,(16):20-20
<正> 奶牛的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发病,也是奶牛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笔者对当地某奶牛场的奶牛因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不孕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发病率达到10%~15%,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如何诊断及运用中西结合治疗该病总结如下,为促进当地奶牛品种改良,提高受胎率提供一点参考。1 发病原因1.1 外源性感染。母畜分娩的环境脏,一般在带有粪尿的圈舍中分娩,胎衣不下,难产,阴道和外阴松弛,助产时,器械或手臂及母畜外阴部消毒不严格;人工受精时,输精器械或外阴部也未消毒。1.2 内源性感染。母畜分娩或难产引起的阴道损伤、子宫积水、阴道炎、子宫颈炎等都会引起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0.
寒湿泄泻是马属动物常发病之一,特别在结症后期经用大剂量的寒凉滑利药物,导致剧烈的腹泻症较多,多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加减胃苓散治疗马属动物寒湿泄泻43例,收到较为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