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9篇
基础科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回顾与反思 从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蒸汽机的不断改进和手工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在物质文明方面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继工业革命之后,大约在300年的历史时期内,前后蕴酿出了“电气革命”、“信息革命”、“核技术”、“航天技术”,乃至“生物技术”等等。发展之快,周期之短,令人膛目结舌。到20世纪末,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把过去的神话几乎全都变为现实,它给物质文明注入了活力,但也助长了人们无情对待自然、贪婪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正>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日益发展提高的今天,人类的生存质量得到普遍关注。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自从人类从地壳中挖出煤炭,开采出石油,自然环境的平衡便被打破。尤其是近代以来,经  相似文献   
3.
化石能源模式发展的不可持续,引发了以可再生能源、数字制造及大数据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这场革命要求发展可再生能源,存储间歇式能源,建立互联能源共享网络。与此同时,这场革命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生态农村;拓展智慧农业云平台;培训新型农民和转变政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循环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后,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资本把用更少的消耗从自然界取得更多的物质资源,制造更多的物质产品称为“效率”。这种效率的提高使经济规模不断膨胀。正像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资本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物质财富像被魔鬼呼唤一样从地下涌出。但是,作为资本主义繁荣支柱的私人资本,它唯一的价值取向是自身的增值,对具有明显外部性的生态环境,它并不关心。受自然属性的限制,生态环境的产权很难得到清晰的界定。因而,早期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使用是完全免费的,生态环境成本并未在私人资本的获利部分得到相应的扣除,这就造成了二之间不对称的经济关系。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关系下。  相似文献   
5.
英国是世界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牧羊业的发展,为十六世纪羊毛制造业的拓展打下基础.1765年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随后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及海外殖民地的扩张,都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英国乡村庭园’应运而生.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网站2007年1月10日消息:欧洲委员会提出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是,欧盟在2020年之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20%。欧洲委员会关于欧洲能源供应和利用的“新工业革命”的提案只迈出了很小的一步。如果欧盟希望为全世界在消除气候变化对环埔和经济的重大影响方面做出表率,就应该采取更有力的行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哀牢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的一条山脉,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生活在山上的哈尼族人,默默固守着世代孕育他们的梯田和祖先千年的历史。哀牢山和她坐拥的哈尼梯田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智能革命。具体到农业领域,农业自身发展经历了以矮杆品种为代表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以动植物转基因为核心的二次绿色革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农业的第三次革命——农业智能革命已经到来。农业智能革命的核心要素是信息、装备和智能,其表现形态就是智慧农业(Smart Agriculture/Farming)。  相似文献   
9.
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浓度已从280μmol/mol增加到20世纪末的365μmol/mol,而且以每年大约1.5μmol/mol的速率增加。根据预计,本世纪末大气中CO2浓度将增加到约700μmol/mol。随着大气中CO2浓度的不断提高和日光温室的广泛使用,CO2浓度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它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继蒸汽革命、电力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又一次广泛而深刻的科技革命。用更少的劳动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科技革命的主要目的和动力。作为一次新兴的科技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大势所趋,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都需要用劳动来进一步消化。一方面,它带来的新的人机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暂时地对人的劳动主体性、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技术革新开阔了人的眼界,促进了人的思想进步,使人们有机会解放双手,去追求更大的幸福。实现人类的幸福正是马克思的梦想,幸福的实现得益于人的解放和生产力的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无疑推动着幸福的实现。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肯定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积极意义,要求我们继续用奋斗创造幸福。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利弊,要辩证地看待,利用积极因素转化风险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