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89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导师制教育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其初始目的是为了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目前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中已经存在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学分制的条件下实施导师制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科学的选课,提高学习效率。而在职业教育中,导师制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理论经验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职业院校的教育与本科教育其中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职业教育的学生教育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即职业素养能力。在职业院校的教育中推行导师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操%%%%作能力,导师制的专业指导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新时代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素养要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从2013年开始,积极探索导师制教学,目前导师制教学已经成为我系的一项特色教学。  相似文献   
2.
胡繁荣  贾春蕾  罗军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2):111-112,110
本文通过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实施导师制试点的总结,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实施"高职导师制"是班级制的有效补充,并结合本院的实施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职导师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班主任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在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学习行为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班主任导师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需要,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发挥班主任导师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就要选配优秀的班主任导师队伍,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指导;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氛围;指导学生开展科研立项,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建平台。同时,提出加强班主任导师制建设的有效措施,包括坚持德才兼备,做好班主任导师队伍的选聘和培养工作;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班主任导师队伍考评机制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班主任导师队伍发展平台的建设;坚持立本求新,注重班主任导师队伍管理机制的创新;坚持统筹兼顾,强调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4.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贸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及访谈法对其导师制实施的现状、效果及问题进行了调研及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导师制有助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希望在学校开展导师制。但同时,多数学生对于目前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并不满意。由此建议学校应尽快配套相应的制度与政策,完善对导师的培养及考核,创设一个利于导师制开展的良好环境;导师及学生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5.
导师制是对学生品德、工作等进行指导的一种指导制度。高职院校就业导师主要完成对学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指导。以导师制为切入点,根据高职院校实际,制定设计出帮助学生认识专业、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和落实就业指导三个方面的导师工作职责,并根据导师制在实行当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若干策略,切实保证高职院校就业导师制度顺利有效地实行。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商品经济时代的学生思想观念复杂,"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传统的以班级为载体的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进行,文章通过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宿舍社区化,学生导师制两个学习和生活互补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89-290
本科生导师制是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努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本科生导师制内涵的理解,进而提出对导师自身能力建设的建议。主要从加强教学管理、明确导师工作职责、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注重导师自身科研能力建设和不断提高导师的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提出了合理构建学术性学位和专业性学位培养模式,建立了合理构建导师制度,分析了合理拓宽实践渠道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校实行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以后,导师制将是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介绍了四校合并以后的浙江大学在新模式学分制下宽口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新教学计划制定的总体框架;探索、分析了实施教学计划需配套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