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所谓的冬小麦机械化镇压划锄技术,就是在其返青期根据小麦长势、土壤墒情等情况,采用机械的方式对麦苗进行适当镇压和锄划,人为地损伤地上部分叶蘖和改变地表现状,以实现控旺转壮、节水保墒、增温促早发的一项农机化技术。一、主要功能1.返青期镇压的作用一是压碎土块,使经过冬季冻融疏松了的土壤表土层沉实,弥封裂缝,使土壤与根系紧密起来。二是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根系的吸收。特别是在土壤松暄、干燥的条件下,春季镇压还  相似文献   
2.
应用TDR对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冻结融解深的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 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计测土壤含水量 ,80年代以来就受到了瞩目 ,到今天为止TDR方法在土壤盐分浓度 ,浸润面深度 ,冻结融解面深度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确认在运用 TDR方法进行土壤含水率测定时介电常数 ε与含水率 θ之间的关系曲线的滞后现象的有无 ,以及确认运用 TDR方法计测土壤冻结融解面深度的有效性 ,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证明 ,在运用 TDR方法进行土壤含水率测定时介电常数ε与含水率θ之间的标定曲线中没有出现滞后现象 ,运用 TDR方法计测土壤冻结融解面深度不论在室内实验还是在田间实验中都很有效 ,并取得了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果农之友》2009,(11):50-50
俗话说:“果园不冬灌,受冻又受旱,果园灌冬水,开春发的美。”这就是说果园土壤冻结前最好灌1次水。  相似文献   
4.
观测研究了在初冬冻融过程中麦田土壤水分的变化。结果三次冻融过程中0~20cm耕层土壤不结冻的覆盖处理含水量平均减少2.4%,而冻结的自然状态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0.5%,每次冻结过程土壤含水比不冻结处理平均相对增加2.9%,0~san的表层土壤每次冻结过程土壤含水比不冻结处理平均相对增加2.63%。因此,冬季灌溉不能仅根据干旱天数来决定,分析冬季麦田水分状况,需考虑冻结对水分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冬季寒冷、土壤冻结的地区,露地条件下栽培的佛手瓜如不适当保护,其地下根部不能安全越冬,如加以保护,老根安全越冬萌发生长后,可在春季开花结果。在冬季不冷、断霜早的地区,越冬植株萌发早,在春分前就可开  相似文献   
6.
<正>樟子松是一种耐旱树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可以正常生长,一般在山地石砾的沙土上也能形成纯林。樟子松属于阳性树种,喜光且具有耐寒、抗风沙、速生等特性,一年四季长青。因而是我国东北地区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及城镇绿化的主要树种。一、樟子松的特征及特性我国使用于沙地造林的松属种较多,但东北部地区的沙土类土壤都处在高纬度地带,冬季气候异常干燥寒冷,而樟子松正是该品种中最耐严寒的树种,可耐零下四十多度  相似文献   
7.
土壤冻结对麦田水分运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根据冻结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和热量迁移的基本方程,推求冻土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采用Grank—Nicolson计算格式及迭代方法进行求解。通过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采用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可靠,为模拟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土壤冻结过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李炎  王丹 《节水灌溉》2021,(2):6-10
土壤在冻融过程中水和溶质迁移规律的研究,是土木工程的冻害防治、水土环境保护、陆地水循环、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内容.通过室内实验对天津市西青区和静海地区4种不同质地的土壤冻结过程中的盐分(Cl-、Ca2+和有效P)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室内短土柱法,对土样进行冻结实验,采用滴定法、比色法对盐分进行化...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气候背景下宁夏灌区季节性冻土变化及其对农事活动的影响,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挖掘生产潜力,开展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灌区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利用宁夏灌区4个代表性站点1961—2020年冬季逐日冻土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宁夏灌区逐年最大冻土深度、土壤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及冻结日数变化特征,并分析冻土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20年冬季各代表性站点中最大冻土深度均有明显的变化趋势,2001年以前各地最大冻土深度明显变浅,2001年以后惠农、永宁、吴忠整体冻土深度有所增加,永宁、吴忠呈波动性变化,无明显趋势性变化;1961—2020年中宁最大冻土深度明显变浅。土壤冻结日期、完全解冻日期分别有不同程度延后和提前趋势;各站点冻土持续日数年变化呈缩短的趋势,其中中宁的冻土持续时间缩短趋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