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和林格尔县在通道绿化和城镇绿化工程建设中,大力推广樟子松大苗造林,其具有成林快、见效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2007年8月30日,由蒙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的蒙牛第一届国际乳业生物工程技术研讨会在美丽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20多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该研讨会由蒙牛集团总裁助理刘卫星主持,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做了讲话,内蒙古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国庆代表中国工程院,内蒙古大学对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Lawmnce Snfith博士、蒙牛繁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周文忠博士、阿拉一蒙牛技术总监乌瑞克等6位国内外专家做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生态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和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就是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林县利用丰富的沙棘、柠条等资源,大力发展沙产业,不仅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双斑莹叶甲从2004年开始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首次较重发生。目前已成为和林地区农作物的主要害虫,并有逐渐加重发生的趋势,一般受害田产量损失率达15%左右。为了摸索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指导农民及时防治,减少因虫害带来的损失。笔者于2007年夏季,在和林县公喇嘛村玉米田进行了不同农药品种、不同浓度防治双斑莹叶甲的效果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林业》2008,(10):1-1
清水河县以境内一条横贯东西,缓缓流淌的清澈河流而得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隶属呼和浩特市,其东南以明长城为界,与山西省平鲁区、偏关县接壤;西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北与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县和古云中郡托克托县毗邻,整体位置处于“蒙、晋、陕”经济技术开发区腹地和“呼、包、鄂”金三角开发区。全县总面积2859平方公里,辖3镇3乡,总人口13.8万人,居住着蒙、汉、回、满等10个民族。  相似文献   
6.
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与增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和林格尔县(简称和林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33万hm2左右。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本县广大农民的种植效益及收入水平。当前和林县覆膜玉米种植存在着膜面窄、增温效果差,大行距过宽土地利用率低,且土壤裸露部分多易生杂草、中耕费工、  相似文献   
7.
和林格尔县位于呼和浩特市市区南50公里处,地处黄河中游,属阴山山系蛮汉山支脉,全县辖7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50个行政村,总人口18.8万人,总土地面积515.5万亩,丘陵山区占总面积的78%。重要的生态区位、距首府较近的地理位置以及山丘区居多的地形地貌,决定了该县在推进呼和浩特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的农机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农机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引擎,推动全县的农机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黄河中游地段,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全县总面积515.5万亩,有78%是丘陵山区,170多万亩耕地有60%悬挂在梁峁和沟壑之间,境内11条较大河流汇集成浑河、黑河两大水系,将大量泥沙输入黄河。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和多种自然灾害成为困扰  相似文献   
10.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首府呼和浩特市管辖,全县辖3镇4乡1个经济开发区.县境东西宽85 km,南北长90 km,辖区总面积3 436 km2,其中耕地面积6.6万hm2;总人口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万人;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山、丘、川兼备,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