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匡达人 《农业考古》2002,(2):111-113
清末民初小学课文《说茶》在父亲留下的藏书中 ,有一册《新撰初学论说精华》 ,书虽没标明出版年月 ,但书的扉页注有“国民学校适用”。从“国民”二字及所用文言 ,可推测为清末民初高小学生读的课本。书用极薄的土纸印 ,由“太和书局出版”。父亲是江西泰和县人 ,可能是父亲读小学的课本。正因为是小学生用 ,不但课文短 ,有的课文还附有木刻插图。从目录看是一本既有人文道德又有自然常识的综合性课本。如人文道德有“敬师说”、“交友说”、“节用说”等 ,自然常识有“说虎”、“说桑”、“说棉”等。其中“说茶”引起了我的兴趣 ,课文不长…  相似文献   
2.
七夕节起源     
《新疆农垦科技》2012,(8):55-55
“七夕”最早来源干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  相似文献   
3.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最早的干酪产于什么年代,什么地方。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879年,在意大利的Gorgonzala就有干酪的制作。1500年,在英国的切达小镇,生产出了一种干酪,当时的人们就称它为“切达干酪”。1697年,荷兰人在高达,又生产出了一种干酪,于是人们就称其为“高达干酪”。  相似文献   
4.
殷商至秦汉时期的兰花文化 中国的花木文化始自《诗经》,大量的历史文献证实,我们的先民已开始种植并记载花木的生态环境、物候特点,并赋予花木浓厚的象征意义。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花木是兰花。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干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他在《离骚》中多次吟咏兰花,并以兰花自喻,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因此兰花又有楚兰、湘兰、楚畹、九畹之称。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米,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  相似文献   
5.
根据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资料,论述了甘肃省竹林资源的历史分布变迁和特点以及现在竹资源现状,对今后甘肃省的竹林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陕西洋县历史上朱种群数量曾以万计之 ,后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失踪 2 0余年。 1981年 5月洋县重新找回了 7只野生朱群体 ,世界为之震惊。 2 0多年过去了 ,现在情况怎么样呢 ?笔者 2 0 0 3年先后 5次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洋县进行了考察采访。从考察采访情况看 ,洋县  相似文献   
7.
王春华 《湖南林业》2011,(12):41-41
说起竹子,人们都会想起南方。这不奇怪,现在,野生的竹子主要分布于秦岭和淮河以南,而北方的竹子,基本都是移栽的。可是,如果时光倒流几千年,你也许会发现,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在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到处都有竹子的分布。我国丰富的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记录了大量的关于过去自然和社会状况的信息。竺可桢等人利用这些材料,对数千年来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上李鸿章书》是孙中山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历史文献。该文成于1894年6月,中心指导思想是欧美工业革命即机器革命对人类带来的巨大变革和社会进步。孙中山立志用机器改造社会,在中国掀起一场欧美式的工业革命,是其上书的主旨。其社会改革纲领的思想光辉,至今仍灿烂夺目。在上书中,孙中山提出了系统的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思想。  相似文献   
9.
对上自三代下至清末的古代花木文献进行了总体性研究,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内容、特色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自然散佚、人为损害两大方面,按照历史发展阐述了我国古代文献散佚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