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96篇
基础科学   37篇
  72篇
综合类   2148篇
农作物   53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7,(2):72-81
以F优498为材料,设置淹灌和控制性间歇灌溉方式以及5种施氮水平共10个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水氮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控制性间歇灌溉模式较淹灌模式产量平均提高3.22%,其增产原因是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淹灌模式能够获得较多的有效穗数,从而保证产量不显著降低。与淹灌模式相比,控制性间歇灌溉模式能增加水稻生育后期的氮素积累,促进茎鞘氮素转运,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灌溉水生产力。综合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淹灌模式下施氮量180 kg/hm~2表现较好,控制性间歇灌溉模式下施氮量135 kg/hm~2节水节肥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3.
对杂交中籼稻两优6326(笑丰香占)进行试种,结果表明,两优6326产量为638.2千克/亩,其综合农艺性状及抗性表现良好,适宜作为优质米新品种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5.
水稻白叶枯病重在早防早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江苏省植保站信息,今年淮北和沿淮地区易感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水稻品种如徐稻3号、徐稻4号、盐稻8号以及一些杂交籼稻品种种植面积大,受前期涝灾影响,7月上旬不少地区均查见白叶枯病发病中心。白叶枯病在沿海、沿淮及淮北局部地区将中等至偏重流行,8月上中旬进入流行盛期。另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份江准地区降雨正常偏多,热带风暴和台风个数较常年略多,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白叶枯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生态环境对籼粳杂交后代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中籼3037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我县单季晚稻面积大幅增加,为适应发展,我们引进10个品种进行了适应性试验,其中两优培九表现突出,深受欢迎.2000年我县推广两优培九134 hm 2,示范面积达到34 hm2,平均产量8.250 t/hm2,比全县单季晚稻平均增产22. 5%.为良种配良法,2000年进行了两优培九的密度和播期试验,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选育经过及试验、示范表现 1994年在扬稻6号田中选择变异单株,1995年种植160株,进行株系比较鉴定,选优汰劣选10株,1996年继续进行株系比较鉴定,96-2系优势明显,高抗倒伏,抗病性强,米质优.经1997~1998年连续2年提纯复壮,性状稳定,1999年参加本所比较试验,比对照1扬稻6号增产7.3%,比对照2籼优63增产5.6%.2000年被推荐到安徽省中籼区域试验,2000~2001连续2年区试,平均单产分别为558.6千克和562.5千克,2002年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67.9千克,2004年在本县新集镇千亩示范片种植,平均单产608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