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851篇
农学   664篇
基础科学   819篇
  222篇
综合类   7347篇
农作物   217篇
水产渔业   652篇
畜牧兽医   3756篇
园艺   2051篇
植物保护   20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1023篇
  2013年   957篇
  2012年   1388篇
  2011年   1351篇
  2010年   1259篇
  2009年   1196篇
  2008年   1366篇
  2007年   982篇
  2006年   883篇
  2005年   814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669篇
  2002年   583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21篇
  195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雾霾天气下无人车行驶容易出现视野受限,导致防碰撞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GGNet网络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反向传播算法不断调整模型的权重和偏置,对收集雾霾天气下的图像和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模型的训练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无人车在雾霾天气下的防碰撞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以为无人车行业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防碰撞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实现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苏中沿海地区越冬大棚青椒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较好。近几年冬春季大风大雪、低温寒潮和连阴雨等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给大棚青椒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常造成大棚青椒的减产减收,甚至绝收。及时采取应对预防措施是促进大棚青椒增产增效的有力保障。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应对不同灾害天气采取的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丽雅 《兽医导刊》2020,(2):164-164
冬季气候较为寒冷,温度较低,此时家畜的免疫能力下降,家畜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所以家畜养殖业的疾病治疗和防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在了解冬季家畜疾病相关知识基础上,更好的推进家畜疾病治疗与防疫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4.
冬季覆盖作物-春玉米种植模式是减缓华北平原冬小麦减少导致的耕地裸露及其环境影响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但其翻压后对华北平原下一季春玉米生长季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研究鲜见。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冬闲田-玉米(WFM)为对照,设置毛叶苕子-玉米(VrM)、二月兰-玉米(OvM)以及冬油菜-玉米(BcM)3个覆盖作物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冬季种植覆盖作物翻压对玉米生长季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和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翻压覆盖作物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以及作物养分吸收量。与WFM处理相比,OvM处理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33.3%和35.5%(P0.05);BcM处理地上部氮、磷、钾和地下部磷素吸收量显著提高(P0.05),分别为30.7%、74.7%、57.6%和171.4%。(2)翻压覆盖作物能显著提高0~10和10~2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钾含量(P0.05)。此外,翻压覆盖作物能显著降低玉米幼苗期土壤NH_4~+-N和NO_3~--N含量(P0.05),范围为0.50~3.52和21.40~33.13mg·kg~(-1)。(3)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覆盖作物翻压处理的SMBC、SMBN和SMBP均显著高于冬闲处理(P0.05)。综合翻压覆盖作物对华北平原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含量的影响,华北平原冬油菜-玉米和二月兰-玉米轮作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8年3月4日广西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线是本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主要触发机制,中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以及低空急流带来的充沛水汽为强对流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层结和水汽条件,中层冷温槽、中低层低压以及强的垂直风切变可能是强风暴系统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因素。飑线沿地面辐合线发展,造成了大范围的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6.
落叶果树冬季进入休眠期,果农田间管理时间长,农事操作方便,而在生产中,不少果农忽视了冬季这个果园管理的关键时期,造成树势衰弱、树形杂乱、病虫害严重。做好落叶果树冬季管理技术措施,对于增强树势,提高翌年果树产量、品质和效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旨在满足马铃薯生产中茬口衔接、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不利气候下稳产等对马铃薯出苗早、齐、壮的需求,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用基于有益活菌或工程菌提取物的5种生物制剂进行种薯处理,对多重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5种生物制剂较常规化学制剂,均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种薯萌芽和芽根同生,出苗期提前2~7天,播种后49天的出苗率提高3.33%~17.78%。其中,表现最好的为酵母核苷酸衍生物和VDAL,种薯萌发和生根均显著高于对照。霜冻后,生物剂拌种处理在恢复前期促进植株生长,由此促进恢复后期的块茎发育,较常规化学处理增产8.39%~24.03%,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保产效果。多马道黑、酵母核苷酸衍生物、根肽和VDAL体现出较好的保产效果,可作为种薯处理剂投入马铃薯生产。  相似文献   
8.
运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自动站实测资料,从高空槽演变规律及物理机制方面对2014年8月31日至9月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东移南压,并配合低层低涡环流产生。9月1日凌晨分布不均匀阵性降水,由南支槽前不断生成和消亡的对流云团活动所致。9月1日午后,北支高空槽逐步南下,南压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巴彦淖尔市上空交汇,稳定西南暖湿水汽输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空强烈辐散通过抽吸作用引起低层强烈辐合,激发气流垂直上升运动并提供抬升动力条件。500 h Pa以上大气处于对流稳定状态,阻挡暖湿气流向上扩散,使不稳定能量在低层积累,提供能量条件。西南暖湿气流受阴山山脉阻挡和抬升,山前降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农业气象示范基地的温室大棚栽种了逾1 300株番茄,对冬季温室大棚的气象要素进行连续观测并记录,并通过对番茄育苗、定植、开花、授粉、营养生长、坐果等生育期的研究,找出了气象要素的规律及其对番茄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指导生产,达到预期目标,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5年8月1日凉城县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属一次飑线过程,破坏性强大;主要由斜压锋生所产生,高空较强冷平流使垂直温度梯度变大,低空较强暖湿气流促使水平梯度变大,高低空冷暖平流构成锋区;斜压锋生的强烈抬升构成动力强迫,促使强对流天气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