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38篇
综合类   7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并分析宁陕县城区及周边地区“8.29”惨遭洪水、泥石流袭击,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提出了城区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在规划设计方案中运用生态治理技术,以工程造林的方法,探求城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支撑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环境脆弱性叠加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干扰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根本原因,已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实际,提出应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及法律体系、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此为重要支撑,恢复与重建受损生态系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为影响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小尺度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沙漠中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公路建设和重大工程相继实施 ,对生态环境的人为影响日益加深。本文以重大工程实验点为例 ,通过研究对比工程影响区内人工沙垄和自然沙垄的砂质新成土理化性状和植被群落特征 ,指出了沙漠生态环境在人为干扰下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以及受损生态环境在人们采取积极补救措施的情况下所具有的自然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甘肃省生态系统分为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两大类 ,社会经济系统指标体系由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为环境压力构成 ;自然生态系统由水环境、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系统四个次一级系统组成 ,每个次一级生态系统由各自所属指标体系来系统评定。利用因子分析法、Delphi法和头脑风暴法经过多次综合专家意见最终确定 2 6项指标作为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定量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价表明 ,甘南州、陇南地区、张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甘肃中部广大黄土高原地区次之 ,河西走廊的武威市、金昌市和嘉峪关市环境质量最差。评价结果真实地反映了甘肃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说明该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能够用于不同地区之间或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环境质量对比与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资源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因素,是进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条件.利用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找到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平衡点,达到生态和经济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铜制剂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因长期施用波尔多液致使铜在果园土壤中的残留积累状况及其对果 园作物生长的影响。对几种新的铜制剂农药在果树和蔬菜上的残留进行了试验,并对其在今 后使用中铜在土壤中的积累规律及允许安全使用年限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交互胁迫关系。本文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空间结构特征、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产业空间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甘肃省第一产业分布分散且与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态势基本一致,第二产业发展空间高度集中且与矿产资源分布一致,第三产业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2)甘肃省产业空间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3)甘肃省生态环境地域分异与产业空间结构分异交互胁迫,强化了生态环境的地域分异,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8.
宁夏西海固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控制与保护已成为区域农业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西海固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源主要有化肥、农药、地膜、土壤侵蚀、牲畜禽粪便污染、有污染的灌溉水源与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固体废弃物等,并对西海固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基于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具有污染发生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治理难度大等特点,提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健康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作为大绍兴城市中的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特征,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研究探讨如何处理好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概述国内外旅游对环境影响研究的成果及我国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旅游开发对生物环境(植被、动物)和非生物环境(土壤、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等)两方面的影响,并运用大量实例对其影响因子和表现做了分析,最后对处理好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