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22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了长江流域小菜蛾、甜菜夜蛾对各类农药的抗性现状及其抗性治理对策,并针对田间小菜蛾、甜菜夜蛾常与其它害虫混发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2.
几种化学物质诱导黄瓜对霜霉病的抗性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1真叶期用苯酚、水杨酸、无水对氨基苯磺酸和氯化钾进行诱导接种,可使黄瓜植株产生对霜霉病的抗病性。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的试验中,经上述4种化学物质诱导的植株,其病株率比CK分别降低30%、0%、20%和20%;病叶率发别降低20.61%、6.80%、31.62%和20.72%;相对免疫效果分别为21.73%、35.19%、59.61%和40.84%。在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经上述4种化学物质诱导的植株,其病株率分别降低28.57%、42.86%、57.14%和28.57%;病叶率分别降低89.13%、63.13%、72.96%和82.75%;相对免疫效果分别为91.15%、33.33%、55.99%和52.81%。  相似文献   
3.
农药除蜗灵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农药除蜗灵近年来的大量使用,对土壤环境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行了其对土壤-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上的影响的试验,并设计了农药浓度和施药时间的不同,从而了解了农药除蜗灵对微生物的长远影响。为农药除蜗灵的施用时间、施用浓度及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通过采用倾注法分离土壤中微生物,利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计数,可得知农药除蜗灵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如下:对细菌和放线菌都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霉菌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除蜗灵对放线菌的增加作用最先减弱,霉菌次之,细菌最晚恢复,这又说明了土壤本身对农药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salisb)连作土壤水浸液对自身幼苗生长的障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置蒸馏水(CK)及正茬、连作2年、连作4年兰州百合根际土壤水浸液各50,100,200,300 mg/mL,共13个处理,以兰州百合种球为受试对象,测定不同条件下兰州百合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各处理土壤中存在的主要自毒物质。【结果】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兰州百合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兰州百合幼苗的生长均存在"低促高抑"现象,且抑制作用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强。随水浸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兰州百合幼苗CAT和SOD活性逐渐升高,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不断上升趋势,当水浸液质量浓度上升至300 mg/mL时,3个处理中各指标的上升或下降程度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根际土壤中分别鉴定出9,15和1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2,3-丁二醇、1,2,3-三甲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抗氧剂2246等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自毒物质。【结论】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根际土壤水浸液质量浓度达到300 mg/mL时,对其幼苗的生长会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连作土壤中存在的自毒物质可以改变兰州百合植株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抑制兰州百合植株的生长,是导致兰州百合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阐述了我国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施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外植保机械发展水平的差距,并提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Summary

The importance, characteristics,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and future role of weed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atural and agroecosystems are evaluated and discussed. Interference between plants in natu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allelopathy are interpreted. Allelopathy as one component of weed/crop interference, allelochemicals from weed species and their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are listed and discussed. Weed species with inhibitory action against cultivated crops, other weed species, and plant pathogens, as well as self-inhibitory (autopathic) species are reviewed. Stimulatory or inhibitory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different crop plants, trapping and catching species, and the potential of allelopathic weeds in inhibiting or stimulating certain parasitic weed species are discussed and evaluated. Allelopathy as a mechanism and future strategy for agricultural pest control and farm management and the potential use and development of some allelochemicals as natural pesticide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re also consider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果品生产普遍存在的农药、化肥、塑料污染等问题,提出无公害管理的主要措施:通过采取农业措施,搞好病虫预测预报和适当药剂防治等控制病虫害,以有机肥和果园覆草为主,结合少量施用化肥建立科学的肥水管理制度,控制塑料污染和环境污染,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早在有史以前,人们已经利用那些易于获得的树木提取物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必需品,以后,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互相协作研究,分离出其有效组分,阐明了它们的结构,作到了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还确定了控制它们在植物中生成的某些生物因素。今天在有机化学上的许多进展都是从175年以前的这些研究中发展而来的。近年技术的发展,质量标准的提高以及价格竞争都要求有特殊性质的原料以满足特殊的需要。当今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国际间的出口局限于那些价格低廉、质量较高的基本原料,或具有不能替代的特有成分的产品。在资源日益减少的今日世界必须更重视特定地区再生资源的保护和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及生产所需产品的最有效的技术。为此目的,对树木的生理和化学还需要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作为世界四大基础材料中(钢铁、水泥、塑料、木材)唯一的可再生资源,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从木材微观分子生物学到宏观木结构,再到新型木质纳米材料进行全面阐释,对于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核心技术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木材科学与技术已发展为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资源、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笔者从微观的细胞分子层面到宏观的木结构和木建筑,从木材构造与材性、木材水分及干燥、木材保护与改良、木材重组与复合、木制品与木结构、木材解离与组装、木材解构及转化等方面,概述了木材科学与技术的经典理论,重点总结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取得的系列新进展,概括木材及其衍生材料在新型先进纳米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林产工业,特别是木材加工产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Alternate two different modes of actions of green chemicals: spinosad & methoxyfenozide to combat the lesser date moth, Batrachedra amydraula and the Almond moth, Cadra cautella Walk on dates in Dakhla Oasis, New Valley, Egypt were done in 2010 and 201 I. Based on infestation of the early insect pest B. amydraula, the three-rotation program with basic 1st spray of spinosad 24 SC at 20 mL/100 L showed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ased on minimum effective rotation doses, alternating spinosad 24 SC at 20 mL/100 L, then methoxyfenozide 24 SC at 15 mL/100 L with two-week interval showed zero infestation and 1.8% at the last sample of 2010 and 2011, respectively. Based on infestation of the late insect pest, Cadra spp., tlhe same previous trend of the three-rotation results. Based on minimum effective rotation doses, alternating spinosad 24 SC at 20 mL/100 L, then methoxyfenozid 24 SC at 15 mL/100 L with three-week interval indicated less than 1% and 1% infestation during harvest for 2010 and 201 l, respectively. The last reflected important value when storing the fruit. Both products proved to be working under dry hot high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