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210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21篇
  188篇
综合类   545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川北地区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四川山间湿地利用农田0.62公顷养殖中华绒螯蟹,放养苗种为1272只(135只/667m^2),个体均重7g/只左右,经160d饲养,捕获绒螯蟹875只,个体均重136.7g/只,回捕率为68.8%,饵料系数为2.45,同时水稻产量3529.7kg(375.5kg/667m^2),其总收获利润为416元/667m^2。  相似文献   
2.
绵阳城市广场建设中的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军 《西南园艺》2005,33(1):26-28
在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四川绵阳市的广场,并以铁牛广场为例分析其特色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竹产业是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产业,四川省兴文县把竹产业作为振兴乡村的支柱产业进行打造,在全县各乡镇大力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文章在总结兴文县竹产业发展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竹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推进兴文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振兴进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川渝地区地方和育成大豆品种SSR标记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本均匀分布于大豆20条染色体的135对SSR标记,对232份包括6个地方品种地域亚群和1个育成品种亚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所有的标记都有多态性,所有检测到的位点都是纯合基因型,说明所选用品种高度纯合,每个标记存在2~4个等位变异,平均2.66个。亚群多态信息含量变异范围0.2751-0.3165,整个群体为0.3208;亚群内Nei遗传距离变异范围0.325 8~0.359 4,整个群体为0.3711,说明川渝地区大豆遗传变异较小。亚群间的遗传一致度(GI ≥ 0.8862)较高,亚群间遗传距离(GD ≤ 0.1208)较小,地方品种亚群间遗传差异更小,育成品种亚群与自然地域亚群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亚群间基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 0.0722,基因流(Nm)平均为 3.214,说明不同亚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主坐标分析表明第一、二和三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4.97%、3.54%和3.33%。来自同一区域的品种资源基本聚集在同一亚群,聚类分析同样表明同一自然地域亚群品种资源虽不能完全聚集到同一个遗传类群中,但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说明川渝大豆品种资源遗传变异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分子方差分析表明亚群内变异占总变异的97%,亚群间变异仅占总变异的3%。Mantel收敛分析表明地方品种自然地域亚群的遗传距离与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纬度和海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723)。川渝地区大豆种质资源群体遗传丰富度不高,当前的育成品种未蕴含本地区所有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化水平受到自然、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对农机化的评价维度和方法目前也未形成共识。为此,以四川省农机发展水平为例,确定四川省农业机械化评价维度后,基于几个维度的非线性关系假设,使用三维空间向量对该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201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考察队对四川及藏东南荞麦资源的详细调查结果.考察队共调查了40个乡镇的120个村,360余个村小组,共获得荞麦资源88份,其中苦荞资源64份,甜荞资源20份,野生荞麦资源4份.当地少数民族认知有价值的荞麦资源分别是长锥大粒型资源、短锥皮薄型资源、抗病资源、抗虫资源、抗旱资源和抗寒资源等.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四川简阳地区砂岩和土壤中的水分运动特性和砂岩中储存的水分对土壤水分补给量的多少。对当地的砂岩和土壤进行了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试验、入渗试验和蒸发试验,并采用研究中常用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通过对拟合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当地土壤和砂岩的水分特性,总结出了该地区表面土层在缺水时水分很容易被下部砂岩层补给,砂岩中的水分是作物利用的重要水资源的结论。这对于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合理确定类似地质条件地区灌溉定额,解决无灌溉条件丘陵区作物缺水问题,实现农业节水灌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涉及部门多,如何整合项目、发挥国家补助资金的最大效益,宜宾市水利部门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来说,整合力度还不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林区森林火灾特点及灭火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省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灭火人员难以接近,扑救难度大,危险性高。武警森林部队作为灭火主力军,应根据不同的山情、火情、社情及林情精研战法。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川西地区处于长江上游及其源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由于森林集中过伐,植被遭到破坏,森林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削弱。为恢复川西地区绿色森林屏障,笔者提出将川西地区纳入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以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形成合理的林种、树种结构,发挥涵水保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使川西地区实现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