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39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秦王川灌区土壤盐分特征及次生盐渍化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王川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壤盐分含量特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对灌溉实施后1~5年间地下水位及其埋深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呈普遍抬升趋势,可导致约2000ha土地产生次生盐渍化。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还会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根据盐渍荒漠的地理分布和成因,把我国盐渍化土地分为三种类型:即内陆及平原区盐渍土、滨海盐渍土和次生盐渍土。总结了我国盐渍化防治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特点。综述了我国盐渍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技术和措施体系,同时对盐渍荒漠化领域研究、技术特点和进展状况进行了总结。通过资料研究,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不同程度盐分和重金属胁迫下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生长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盐渍化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模拟不同程度重金属Cd污染(干土中含0、2、5 mg·kg-1 Cd)NaCl型(干土中含0、1.5 g·kg-1 Na+)盐渍化土壤(Cd0Na0、Cd0Na1.5、Cd2Na0、Cd2Na1.5、Cd5Na0、Ca5Na1.5),研究接种AM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对Cd和NaCl胁迫下小果白刺的菌根侵染、元素吸收、离子平衡、生物量、Na+和Cd含量与吸收的影响。【结果】在重金属Cd和NaCl胁迫下,接种F. mosseae的植物根系平均菌根侵染率为12.68%~21.90%。与不接种CK相比,接种AM真菌使不同处理小果白刺总干质量增加101.35%~215.29%;地上部矿质营养元素增加47.55%~21...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湖泊是维持生态脆弱区环境平衡的重要载体,随着环境变化和人类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我国干旱区湖泊日渐萎缩、干涸直至消失。湖泊干涸过程中,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风积物不断加积,土壤演化过程随之发生变化,但关于湖泊沉积物发育土壤演化特征的研究十分匮乏。本研究结合土壤发生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古日乃湖盆沉积物发育土壤的盐分与碳酸钙积累特征与机制。结果表明:盐分积累是古日乃湖盆土壤形成的主要特征,盐化土壤表层水溶性盐含量、Na~+浓度和钠吸附比分别为13.15~650.50 g·kg-1、186.9~12 114.7 mmol·L-1、22.3~890.5(mmol·L-1)1/2,土壤具有高含盐量、高Na~+浓度与高钠吸附比,表现出强度盐化特征。古日乃湖盆干涸,土壤积盐过程由现代盐化向残积盐化演化,盐分类型由氯化物型、氯化物-硫酸盐型向硫酸盐-氯化物型、硫酸盐型转变。借助于与Ca地球化学行为相似的Sr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土壤碳酸钙以次生碳酸钙为主,其占比超过碳酸钙总量的80%;土壤碳酸钙主要来源于母质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玛纳斯河流域不同恢复模式下盐渍化弃耕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以玛纳斯河流域为背景,选取典型的重度盐渍化弃耕地为试验区.随着弃耕地变成棉田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增加,开垦2、5和10年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易氧化有机碳(LOC)的含量以及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土壤热水溶性有机碳(HWSOC)的含量较弃耕地高.连续人工开垦后SOC和大团聚体(>1 mm)含量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其中开垦10年0~5、5~10 cm土层>1mm团聚体分别占56.9%和56.7%,团粒指数下降至43.9%.[结论]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与SOC和土壤HWSOC达到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玛纳斯河流域盐渍化弃耕地新垦土地对绿洲农田土壤HWSOC对维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6.
李彬  王志春  迟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85-2387,2451
LEACHC是描述土壤水分运动、溶质运移和盐分积累的盐度模型。它利用一维Richard方程有限差分法模拟水分流动,利用对流-弥散传输模型描述溶质运移,利用化学平衡子程序处理土壤剖面化学平衡过程。系统地介绍了LEACHC模型及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外学者利用LEACHC模型进行土壤盐碱化预测预报研究的基本情况,以期对中国土壤盐碱化预测预报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任加国  郑西来  许模  李甲亮 《土壤》2005,37(6):635-639
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类型、程度、特征、成因以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盐渍化程度分析为该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3种土壤盐分组成剖面涵盖了新疆地区典型的土壤盐化类型,为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可靠保证;剖析了土壤盐渍化成因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指出控制土壤盐分的关键是合理的淋洗与排水、建立明渠排水与竖井排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为新疆及其他类似地区评价与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疆干旱区土地盐渍化信息提取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提取干旱区盐渍化信息的若干方法进行了评述,并且选取位于干旱区地带的盐渍化典型区域——阿克苏地区的库车、新和、沙雅县以及和田地区的于田县作为研究区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同一时相的ETM+数据,运用K-T变换、比值变换以及通过NDVI指数和分类来提取信息发现效果明显。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虽然研究区都地处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一个是塔北绿洲,另一个是塔南绿洲。但由于水文(盐渍化形成的关键)、气候(形成盐渍化土壤的驱动力)、地形(盐渍化土壤分布及差异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盐渍化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等因素差异的存在,导致了盐渍化情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滨海盐碱地不同造林树种林地土壤盐碱化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林地土壤的全盐量、阴阳离子组成、总碱度、p H、电导率、碱化度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空地与各林地土壤中均无CO32-存在,造林可明显改变土壤中Na+、Cl-、SO42-、HCO3-等可溶性盐离子的含量,降低土壤全盐含量,造林地土壤阴离子由SO42-+Cl-为主演变为SO42-+HCO3-为主。土壤p H、碱化度和总碱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不同造林地土壤碱化程度以紫穗槐林地最大,柽柳林地次之。土壤全盐含量(y)和电导率(x)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故可用电导率计算含盐量进行研究区域的盐渍化程度分级。研究结果可为阐明滨海盐碱地的盐碱化过程、指导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为例,探讨土壤生态系统保育及修复在盐碱地园林绿化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已建园区,要时时监控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通过合理的灌溉方式防控土壤次生盐碱化;在未建园区,应用基于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综合改土技术、自然景观的土壤排盐系统,来减少土壤盐害,并通过土壤生态条件的空间变异来优化植被类型分布及景观格局,最终实现生态功能的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