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47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渭河阶地全新世土壤粒度成分高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通过对渭河阶地全新世土壤的野外考察和粒度成分的高分辨率分析研究,揭示了该区域褐色土的成壤作用过程与季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渭河第二级阶地褐色土形成在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8500-3100a B.P.),从8500a B.P.开始该土壤开始发育,老官台文化兴起。从3100a B.P.开始的气候干旱化和沙尘暴堆积形成了黄土L。层。西周时期对应于该干旱期的初期。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暖干化对秦岭南北河流径流泥沙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以秦岭南侧汉江和北侧渭河多年的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分析了全球气候暖干化对秦岭南北径流泥沙的变化。分析指出在80年代后,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秦岭南北河流年均径流量均减少,与1935-1980年相比,汉江河流年均径流量减少1.9%,渭河河流年均径流量减少27.4%;同时汉江河流泥沙含量明显减少,但渭河河流泥沙含量呈增加趋势,是汉江河流泥沙含量133倍,表明了秦岭南北两侧在全球气候暖干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响应性。  相似文献   
3.
1早霞露芽变 由早霞露中选出,未正式命名。树势强健,萌芽率、成枝力均强,新梢年生长量为26cm,停止生长时间较早且集中,后期秋梢发生较少。果实圆形,果形端正,果面顶部微尖,缝合线浅,梗洼窄深;果面光滑,绒毛稀少,底色黄绿,阳面深红,全果着2/3色  相似文献   
4.
5.
6.
7.
文章阐述了建设渭河沿岸景观防护林的意义,分析了渭河景观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渭河沿岸景观防护林建设质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与马尔可夫模型的渭河盆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1988年与2003年两期TM影像,综合遥感与GIS技术以及景观生态学理论,深入分析了渭河盆地景观变化的数量和空间特征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耕地、园地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林地、水体和未利用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是以侵占大量农田为代价的,而园地与耕地的增加则主要是通过开荒的方式。景观形状趋于复杂,破碎度降低,异质性下降,景观类型有向单一化或非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表明人类的开发活动增强,这样必然导致景观稳定性下降,因而降低了景观抗干扰的能力。最后采用马尔可夫模型对景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秦毅  张静  李怀恩  陈杰  王阳 《干旱区研究》2007,24(5):579-583
在对渭河下游的来水来沙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水槽试验结果和实测资料,从机理上探讨渭河下游呈现出洪水历时延长、滩地高程不降、水位处于逐渐升高的态势、边界条件劣势发展的不利防洪响应,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产生贴边淤积的环境良好.据此,针对该环境所引起的防洪形势严峻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渭河下游水沙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近6年渭河下游水沙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渭河下游河段年内多沙期较河流主汛期有所提前;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自60年代至2005年华县站的水沙量持续呈递减趋势;河流的冲淤情况与该河段的降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年平均降雨量小的时候河流以淤积为主,当年平均降雨量大的时候河流以冲蚀为主。针对这些特征,分析了渭河下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