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2029篇
农学   150篇
基础科学   18篇
  180篇
综合类   1359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208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位嫁接技术是近年来苗木绿化行业应用较多的一种可提高树种观赏性和抗逆性的育苗新技术,其应用极大提升了市场对高品质大苗的需求。本研究以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彩叶树种金森女贞作为研究对象,设置6cm(L1)、9cm (L2)、12cm(L3)3个不同长度接穗处理,和150cm(H1)、175cm(H2)、200cm(H3)3个不同高度规格砧木处理,对其不同嫁接处理下金森女贞的嫁接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高位嫁接育苗技术极大提升了金森女贞的观赏性能和市场效益,且随着砧木规格的提升其综合评价指标也呈上升的趋势。本实验处理中以H3L1和H3L3的综合评价指标较高,说明高规格高位嫁接金森女贞幼苗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侧柏、油松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这些针叶树的叶子细小,叶体表面有较厚的角质层,在天气炎热的夏季也不会有较大的蒸腾量,抗旱能力较强,栽植成活率较高,而容器苗造林具有节省种子、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适宜于北方干旱山区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造林,是干旱地区的一项成功的造林技术。文章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坡造林为例,探讨侧柏、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4.
混交福建柏对樟树干材培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叉干率、通直度、弯曲度、圆满度和树皮率等指标 ,对混交福建柏的樟树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混交林不仅能够促进樟树生长 ,而且能够改善樟树干材的形质性状。从而实现培育枝下高长、少弯曲、径阶大的樟树干材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 杨树溃疡病在我区4月上旬开始发病,全年有2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此次发病率高,发病迅速,易造成幼树死亡,以后病势减缓。8月底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因此防治杨树溃疡病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抓住防治关键时期,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1 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1.1 适地适树、选栽抗病树种。  相似文献   
6.
王玉江  初晓丽 《新农业》2009,(11):47-47
红松阔叶混交林是长白植物区系顶级群落,由于长期受到人为采伐等非自然因素的干扰,现存量极少,代之形成了大面积红松、落叶松纯林和生产力低下的杂木林。红松人工纯林由于树种单一,导致林分的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近年来,通过营造阔叶红松混交林、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等措施,培育了大面积红松阔叶混交林,其中色赤杨与红松混交林是较为成功的一种混交林分,现将草河口地区红松与色赤杨混交林改土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侧柏种苗性状地理变异趋势及其气候生态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全国侧柏种源试验种子性状和苗期观察结果,利用统计分析技术,研究侧柏地理变异,探论引起变异的气候生态基础。结果表明:侧柏种源间种子和苗木性状差异明显,种源选择有很大潜力;种苗性状地理变异的总趋势是:偏东南比偏西北种源生长量大、种粒小、发芽早,适度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调种可提高侧柏林分生产力;生长性状地理变异模式属梯度变异类型,受纬度和经度双重控制,但纬向变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沿海地区湿地松生长情况的调查分析,阐述不同海拔高度、立地条件、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以及混交林、病虫害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河南林业科技》1993,(1):44-44
1988年以来,辽宁省桓仁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阔叶混交林下(郁闭度O.5~0.7)进行了自然落叶、伐根栽培食用菌试验研究,取得了每50kg树叶收鲜菇16-19kg和每立方米伐根4年收鲜菇57-98kg的较好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