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111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37篇
  87篇
综合类   113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70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发展迅猛的今天,城市绿地逐渐被建设用地取代,由此引发了城市热岛效应,雨天过后大面积的城市 内涝等问题,凸显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巨大矛盾,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市政部门 要有针对性的对城市的碎片化绿地开展生产性与生态改造,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屋顶绿化等措施来实现碎片化绿地的 综合运用,进而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梁建法 《花卉》2020,(10):102-103
在城市运行期间,公园绿化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做好该项工作除了有利于优化周围居住环境之外,还可以提升城市质量。不过,从当前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城市园林养护不到位的情况,完全阻碍了公园绿化养护效果的发挥。基于此,应当加大园林公园绿化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引进新型管理模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4.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现有医院空间难以接收大量病患,综合各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建设用地不足的现状,对学界既有研究进行梳理,对设计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建设和改造的方法,旨在为传染病疫情应急建设预留弹性空间,缓解疫情应急救援空间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江苏盐城的一处滨水地块为例,在充分调查关于盐城的历史文化、气候条件、水文概况、居民生活习性等资料的基础上,以"生态健康"的设计理念为主题,设计出富有文化底蕴、生态友好型的城市滨水景观公园。  相似文献   
6.
徐艳 《绿色科技》2020,(5):59-60,64
指出了城市街头存在一些未充分利用的零星绿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景观,而且也不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厦门经历了莫兰蒂台风袭击后,全市基础设施破坏极其严重,城市公共绿地也是其中受损害严重的一部分。此次灾后重建项目非常紧迫,通过这次整改工程,对台风破坏的绿地进行修复,同时对未被充分利用的街头绿地一并进行改造提升,梳理了莲前西路街头绿地现状问题与不足,修复并提升城市的微观景观,综合城市品质与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多样性的空间体验和使用需求,还厦门市民一个新的城市市容市貌。结合厦门莲前西路的街头绿地改造提升工程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改造提升设计要尊重场地原则,包括场地资源、历史文化、场所精神,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改善城市街头绿地景观,构建良好的生态循环,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营造更好的公共活动场所,从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广州市委、市政府投资50亿元,历时3年实施的“青山绿地”民心工程一期工程,今年9月底全面告捷。规划建设的13个林区工程、“八纵三横”的11条林带全部完成,工程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西北工业大学金叶信息技术学院中心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案,本着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浓郁文化内涵的原则,创造一个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优美环境,为师生提供具有园林艺术氛围的学习、交流、休闲、娱乐和生活的场所.  相似文献   
9.
用植物景观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它最贴近生活、贴近居民,也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0.
林网绿地在城市抗污染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调节小气候小气候主要是指从地面到10余m至100m高度空间内的气候,这一层正是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区域和空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0℃~24.5℃,比裸露地面低3℃~7℃,比柏油路面低8℃~20.5℃,而在冬季,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裸露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左右。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可提高空气湿度。据观测,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城市的林网绿地,如道路绿化与公园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改善环境质量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有关资料表明,每ha绿地每天能吸收900kgCO2,生产600kgO2,每ha阔叶林在生长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