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5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文达 《种子科技》2020,(5):113-114
随着国家对林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及森林资源储备量获得了显著的增加。为了推动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各地区普遍采用了封山育林的方法,虽然有效提升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质量,却降低了对森林资源及林地的利用效率,并给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急需林业部门加以重视,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生活习性人参为阴性植物,喜凉爽温和的气候,耐寒,怕强光直射,忌高温多雨,怕干热风。适宜人参生长的温度为19 ̄26℃。地温5℃时,?开始萌动,10℃左右开始出苗,人参种子有休眠期,种子寿命2 ̄3年,种子发?适宜温度在13 ̄16℃。二、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人参对土壤要求很严格,以pH值4.6 ̄5.8、土壤富含腐殖质、排灌方便的砂壤土为好,不能重茬,选地后,于封冻前翻耕1 ̄2次,耕深20厘米左右,翌年春化冻后再进行翻耕,并且施入农家肥,每667平方米(1亩)地用4000公斤左右,与土壤混合拌匀,以后每2个月翻耕1次,栽播前1个月左右打碎土块,清除杂物,整地做…  相似文献   
3.
林下重楼种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滇重楼近5年林下套种技术的初步探索,在种植地选择、种植方法、种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介绍了滇重楼在林下套种的技术,为滇重楼种植技术提供新方法,也为林下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随着乌天麻的价格上升,种植乌天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分析了娄山乌天麻景区立地条件,探讨了乌天麻人工仿野生环境栽植试验,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大力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在我国有所种植,但是尚未形成产业化种植。牛大力在种植当中,种植户通常对牛大力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种植收益并不高。本文主要对牛大力林下种植技术进行探讨,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牛大力种植技术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6.
金秋时节,笔者在宁县早胜、瓦斜、盘克等乡镇的农村采访时,强烈感受到了"林下经济"的魅力。"林地养鸡真是好模式,综合效益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倍!"宁县早胜镇南北村的养鸡户刘兴平这样评价林下养鸡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发展林下经济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实现"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林改目标的必由之路。根据福建自然、社会、经济等状况,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福建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同时提出了福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绿春县草果种植已有100多年历史,据统计,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7.2万亩,投产面积7万亩,年产干果2450t,产品远销我国广东、上海、黑龙江、内蒙古以及东南亚和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9.
板蓝根林下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东省林地的特点和现状,重点介绍板蓝根的林下种植技术,包括林地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留种采种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为解决退耕地造林种植结构单一,土地综合利用水平低,工程见效慢等问题,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全省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栽培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年经营总面积224.9万亩,年经营收入30多亿元,其中南部地区建立退耕还林林下经济示范点120个,涌现出了邱县、临漳、肃宁、曲周、广宗、阜城等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县,有力促进了退耕农户增收和退耕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