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7篇
  2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志英  王刚 《新农业》2006,(9):53-53
凤城市鸡冠山镇蚕场资源丰富,目前全镇共放养柞蚕1000把,年产值1000多万元,平均每户蚕农年收入达万元。镇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柞蚕养殖业,确立了靠养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一是开展科技培训。在市蚕业总站的指导下,先后多次在养蚕重点村举办了科学养蚕培训班,培训  相似文献   
2.
3.
优惠政策,激发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夫持“三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收入增加,购买农机的热情增长。《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使农机化事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农机化的发展有法可依,会更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家对购机补贴不断增加,刺激农购机积极性,也引导了农民合理选购选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衣”问题的重视,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与落实,农机作为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产品,其作用与地位明显突出,一个新的购买和应用农机的热潮将会到来,农机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下面谈谈我们凤城市农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柞蚕放养在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是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作为我市特色效益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群众基础。在我市93%的村及88%的居民组放养柞蚕。我市现有柞园150万亩,蚕农2万4千户,每年放养春秋两季柞蚕,春季柞蚕放养2231把,秋季柞蚕放养17856把,全年蚕业总收入3.91亿元。经测算凤城市每年就有8万多人依靠柞蚕业生活,占凤城市总人口的14%。蚕农仅70天时间就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凤城市蚕业社会总产值达10亿元左右。我市现有柞园150万亩,蚕农2万4千户,每年放养春秋两季柞蚕,春季柞蚕放养2231把,秋季柞蚕放养17856把,全年蚕业总收入3.91亿元。  相似文献   
6.
柞蚕产业目前存在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兆国  姜辉 《新农业》2007,(12):42-42
近几年凤城市柞蚕连续丰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凤城市放养柞蚕16584把,产茧1.01万吨,产值1.54亿元。蚕民普遍得到收益,有的蚕民一季秋蚕就获得2万多元的实惠。尽管  相似文献   
7.
刘爱华 《新农业》2007,(9):56-56
凤城市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26%,柞蚕饲养业成为东部山区人民生活的主要经济支柱。前几年,虽然柞蚕放养技术不断提高,但蚕场建设仍然采用传统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后,凤城市农机监理所在市所的正确领导下,全所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百倍的努力去完成上级的各项工作指标,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把农机监理工作推向新高潮。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种是近年来在干旱缺水地区推广应用的一项水稻播种技术。为了解决旱种播种问题,辽宁省凤城市农机推广站研制成功2BF-4型水稻旱种施肥播种机,近两年推广面积达733.3hm^2,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2008年过去了,作为凤城市农电局的一名员工,我真实地看到在这一年中凤城市农电局为推动凤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 2008年,凤城市农电局加大行风建设优质服务工作力度,举行了"和谐农电、奉献社会、青春光明行"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为真正贴近客户、服务"三农"各供电所还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到各镇区敬老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